门钉,古代城门上的门钉是做什么用的?
摘要古代建筑的板门是由若干块木板纵向拼接而成的,并在背面以多道木方将其横向联结,这些木方在北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楅”,清代官式建筑称为“穿带”门钉。每道“楅”(“穿带”)以钉加固,正面装饰有大致呈半圆状
古代建筑的板门是由若干块木板纵向拼接而成的,并在背面以多道木方将其横向联结,这些木方在北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楅”,清代官式建筑称为“穿带”门钉。每道“楅”(“穿带”)以钉加固,正面装饰有大致呈半圆状的钉帽,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木浮沤”,“浮沤”就是水面气泡的意思,是个很形象的比喻,明清官式建筑中径称其为“门钉”。板门背面有几道“楅”(“穿带”),正面就见有几行“木浮沤”(门钉),即题主所看到古代大门上的“点”。
下面来看图,这是根据北宋《营造法式》相关记载绘制的板门示意图(出自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徐伯安绘),左扇门表示背面,右扇门表示正面,从背面可以看到这个示意图画的是以七道“楅”(“穿带”)在外部将若干拼接好了的纵向木板进行横向联结(为了醒目,我给“楅”加上了红色阴影),而对应的正面部分就钉有七行“木浮沤”(门钉)。《营造法式》中还规定,板门视其高度,“楅”(“穿带”)数为五、七、九、十一、十三不等。
这是北京天坛祈年门的“实榻大门”(明清官式板门一种)背面,可以看到每扇各用了九道横向的“楅”(“穿带”)来锁合住纵向拼接的木板(原有的纵向拼接缝已被地仗层和油饰遮掩),那么在和“楅”(“穿带”)对应的门正面就会有九行门钉。明清官式建筑实榻门一般最多装“穿带”九道。故宫太和门,门板正面门钉九行,说明背面有九道“穿带”。
板门历史的发展中,门钉的使用范围和数量逐渐走向制度化、程式化,最后成了建筑上区别等级尊卑的标识之一, 详见@张悦 的回答,不赘述。另:也有学者认为门钉的最早雏形是早期文献中的“杙”,战争时装在城门门板上的若干枚“杙”可方便涂抹较厚泥层,以防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