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故事,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你知道多少?
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它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龙抬头的故事。
神话的产生是由于原始人在生产斗争中不了解自然的规律,把支配人们的一切外界力量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形象,通过幻想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神话的积极意义:神话的种种幻想又和对自然现象的种种解释并非毫无根据或纯粹的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是现实生活斗争的反映。例如《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神话就非常明显地反映了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和征服自然的坚强信心。《驩头国》、《张弘国》、《奇肱国》的神话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减少困难、减轻劳动、提高生产率的普遍愿望和要求。原始人的许多关于发明和创造的神话反映了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群众智慧的总结。他们利用这总结的成果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向前发展。
几个著名的古代神话:
(一)女娲补天——这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原始人的开辟观念。女娲是世界的创造者,人类的始祖,代表人们的无比伟大的力量。
(二)后羿射日——羿是一个原始人塑造的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胜利象征。
(三)鲧禹治水——鲧是热心为人民牺牲的英雄形象。他的儿子——禹终于“纂就前绪”,战胜了洪水而成为人民拥戴的英雄。
原始神话中虽具有“神”的观念,但与后世宗教迷信的“神”有本质的区别。神话是积极的,敢于反抗神的权威;宗教迷信是消极的,它宣传神是人类命运的主宰。神话的神是具体的现实世界的人的反映,宗教的神则是抽象的某种意识和道德倫理的象征。
由于历史家、哲学家的窜改和歪曲,不少古代神话的完整性、原始性被破坏了,因此看不到神话的真实面貌,而流传下来的神话也较少。这在实际上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
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萌芽。它的新奇丰富的幻想和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对于后世不少的作家作品,特别是戏曲和小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抬头”的来历,源于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个皇帝耽误了祭天的时辰,玉帝便下令这个地方三年内不得降雨。连续的干旱让百姓苦不堪言。龙王的小儿子青龙不忍见百姓受灾挨饿,于是偷偷给人间降了一场雨。玉帝知道此事后,把青龙压在了一座大山下,并且说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
到了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有个老人发现,这些黄豆和玉米很像金豆,于是老人把黄豆和玉米炒爆开了花。大家也都纷纷效仿,然后都把它供在了庭院。玉帝见家家户户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随即,大山被劈成了两半,青龙冲破山石,抬起头腾空而起。
从此“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