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斑,猪身上起痘疹,怎么治疗好?
《猪身上长什么样的红点蛔虫斑?长在什么地方?如何治疗?》
1
圆环病毒病
不能说是红点,应该是红疙瘩,大小在绿豆到黄豆之间,在红疙瘩中央有一个小黑点;肢体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
2
湿疹
呈红色扁平状,突出于表面,大小不一,小的可能有绿豆大小,大的可能有一元硬币大小,常常连成片;多发生于腹部与档部;夏季常发,与潮湿有关;
3
玫瑰糠疹
发生于每一个阶段,母猪、仔猪及中大猪均可发生,呈干性硬块,有黑色和灰色结痂,边缘整齐,大小不一,大多如硬币般大小,瘙痒,能够自愈;
4
出血点
这是一个症候群,它不代表任何一个病,好多的病都能引起出血点!但是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1、慢性猪瘟:不难做出判断,毛孔出血,出血点如针尖大小,背部、腹部、四肢、耳朵及尾根,几乎全身都有,多伴随猪瘟的其它临床症状;
2、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两个病放在一起讲,它们都是血液原虫病,多以隐性发病,发生于母猪及育肥猪,出血点比较大,且多集中在两中间到背部;
3、链球菌病:多发生于败血症的病例,除了链球菌的临床症状外,多在发病的2-3天后发生出血点,出血点呈弥漫型,几乎遍布全身;
4、猪肺疫、仔猪副寒伤:这些细菌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出血点,多呈针尖样毛孔出血,和猪瘟出血点相似,但是每一个疾病都有自己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临床症状,判断是哪一种病,对因对症治疗。
要想打败这个可恶的寄生虫,那么我们要了解寄生虫的分类与特性。
寄生虫分为
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这几种体内寄生虫对猪机体的危害均较大;成虫与猪争夺营养成分,移行幼虫破坏猪的肠壁、肝脏和肺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造成猪日增重减少,抗病力下降等。
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螨、虱、蜱、蚊、蝇等。
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但以疥螨和蛔虫病最为常见。
猪疥螨
病猪以剧烈痒觉为特征,躁动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
病变通常先在耳部发生,耳部皮屑脱落,进而出现过敏性皮肤丘疹,以后逐渐蔓延至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猪常在猪栏、墙壁等处摩擦。
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局部脱毛。
猪蛔虫
该病主要危害2-6月龄的猪群。
症状和病变:病猪一般表现为生长缓慢、消瘦,被毛粗乱无光、黄疸,采食饲料时经常卧地,有时咳嗽、呼吸短促,粪便带血。
蛔虫的寄生破坏了胃肠道粘膜,妨碍营养吸收;蛔虫的发育还与猪机体争取营养,并且分泌一些毒素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使得猪饲料报酬降低。
蛔虫幼虫移行经过肝脏,造成肝脏坏死变性,结缔组织增生,出现“蛔虫斑”,导致屠宰时肝脏废弃率增加而造成经济损失。
蛔虫幼虫移行损伤肺,造成蛔虫性肺炎,引起喘咳和呼吸困难。幼虫侵袭造成的病变,易造成细菌或病毒的继发感染。
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猪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选用广谱的驱虫药物,制订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有效地控制猪寄生虫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
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内的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a-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成微管,从而影响蠕虫体内的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
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节肢昆虫和体内线虫具有良好驱杀作用,主要用于驱除猪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体外寄生虫。
其驱虫机理在于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r一氨基丁酸(GABA),从而打开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氯离子流能降低细胞膜阻抗,引起突触后膜静止电位轻微的去极化,从而干扰神经肌内间的信号传递,使虫体松弛麻痹,导致虫体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唠唠叨叨的驱虫,可千万别嫌烦。
种猪一年驱虫4次:每3个月驱虫一次,标准用量1kg亮剑驱+2kg退驱/吨料,用7天,停7天,再用7天,脉冲式用药。
育肥猪群驱虫2次:育肥猪在断奶后和100斤左右各驱虫一次(或者50斤和120斤体重各一次)标准用量1kg亮剑驱+2kg退驱/吨料,用7天,停7天,再用7天,脉冲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