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唐幻道,燕雀说《论语》13“子夏曰:贤贤易色…”——儒家真的不好女色?
子夏曰:“贤贤易色虚唐幻道;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为燕雀所作新解论语系列的第十三篇文章,如对前面文章感兴趣,请点击我的头像。
讲到《论语》这几句话,燕雀不由得心生感慨:啊,我那一去不回头滴童年哦!语出有因,记得第一次看到“贤贤易色”这四个字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不过不是从《论语》上看到这四个字的,而是从《红楼梦》上看到的。当年为了在老师面前显摆“课外阅读量”超大,燕雀仗着一本《新华字典》见书就读,见名著就上。《红楼梦》不是四大名著最高深的一本,好!就啃你!偶然发现一段新奇情节,献宝似的跑到老师跟前说:“看哦,好好笑哦,宝玉那么大还尿床,袭人还问他那里流出的脏东西!”结果让年轻女老师闹了一个大红脸,教训道:“读这书你太小了!”是啊,小小孩童“遗尿”和“遗精”都分不清楚,咋晓得“贤贤易色”的深意。所以,看到贾宝玉被私塾师傅贾代儒要求以“贤贤易色”为题作文大为不爽时,我只觉得奇怪,作文嘛,又没挨骂挨打,宝二爷不爽在何处喃?
闲话扯过,咱们买个关子等会儿来说宝二爷,先按惯例翻译这几句原文。 子夏说:对贤德之人的仰慕喜爱之情,代替了对女色的迷恋;对待父母,能够倾尽全部的力量尽孝;对待君主,能够奉献全部的身体(也即生命)尽忠;跟朋友交往有信义,说了的话一定会办到。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儒学,但我一定要说他学过了。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又叫卜商。前篇所讲“孔门四科”里他擅长的是文学,也就是文献研究,属于最孔子教材纲要里边的末等学问。那句几乎妇孺皆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就是子夏说的。
不是燕雀的成见,《论语》里头孔门弟子的言论,往往要比孔子要低好几个档次。 表现之一就是讲话很绝对,“一定是这样,必然会那样”的意味很重,偏离了中庸之道。这里子夏的讲话可能是面对他的弟子或者小辈,有关“事父母竭力、事君致身、与朋友交守信”的说法除了最后一条之外,其实都有些经不起推敲处。
比如事父母,光“竭其力”就行了吗?身上有100块钱,全部掏给父母就算完事;或者父母有50亩地要耕,当儿子的哼哧哼哧耗光气力耕完田就算尽孝了……关心父母疾病呢?和颜悦色逗父母开心呢?孔子在跟弟子讲解的孝道内容极丰,岂一句“竭力”能蔽之?再说“事君致身”,这是要给君主效命到死才算忠臣啊!
子夏讲这话时肯定忘了老师孔子的宋国先祖微子。
商末微子、箕子和比干同为大臣。商纣王沉溺酒色残暴无道,群臣屡谏无效。微子、箕子、比干按照自己的处境分别做出出逃、装疯、死谏的选择。若按子夏的标准,只有比干算得上事君致身的忠臣了。但是孔子却评价三个人都是仁者,这可是儒家最高荣誉称号之一,相关文字也在《论语》里,我们以后还要细讲。可以看出,“致身”并非是臣子尽忠的硬指标。
两个偏颇处还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做到了也不算什么坏事。
但是“贤贤易色”问题就大了。历代儒士学者的解释五花八门,天差地别,下面略举几种。
解释之一:第一个“贤”是动词,做以何为贤讲,可引申为崇尚、仰慕、喜爱;第二个“贤”是名词,指贤德或贤德之人;“易”做好比、如讲;“色”指女色。连起来就是——喜好贤德(或贤德之人)有如喜爱女色。这样解释的代表性人物有西汉孔安国、东汉何晏、清王念孙等。解释之二:第一个“贤”是动词,做喜好、喜爱讲;第二个“贤”指贤德之人;“易”指改变;“色”指女色。连起来就是——喜欢贤者的贤德,改变好色之心。这样解释的代表性人物有南梁皇侃、宋代朱熹等。解释之三:“贤贤”、“色”之义均如前,只是“易”字做“轻易”讲,引申为“轻视”。连起来就是——喜好贤德,轻视女色。这样解释的代表性人物是唐朝大儒颜师古。解释之四:“贤贤”做尊敬贤德之人讲;“易”之义如解释三;“色”做“颜色”讲,引申为“庄敬神态”。连起来就是——仰慕尊重贤德之人,为之改变为庄敬的神态。这样解释的代表性人物有北宋蔡节、“二程”。解释之五:第一个“贤”字做“重视”讲;第二个“贤”字特指“妻子的品德”,因为之后“父母、君臣、朋友”关系都有,唯独没有明说“夫妻”关系,为补全儒家人伦故做此义;“易”做“轻视,看轻”讲;“色”特指“美色”。连起来就是——重视妻子的品德,看轻她的美色。这样记得是的代表性人物有近代康有为、杨伯峻。 看到这儿各位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但这中间也有脉络可循。那就是,时间越早的解释,对“女色”的态度就越宽容。
我们认真捋一捋,子夏说这话最早的背景,应当是孔子批评卫灵公的言论“吾未见好德有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没有见到喜欢贤德如同喜欢女色的人啊!”
请注意,这里孔子只说人们把女色看得比贤德重要是不对的,并没有贬低女色的意思,且还暗指两者重要性应当等同起来。后来汉、晋儒家解释基本延续孔子原意,提倡应该像“好色”一样“好德”。
到了唐代儒生不乐意了,怎能提倡好色呢?应当轻视女色嘛!之后大家还是不满意,不管重视轻视,都是要去“视”(看),孔子好学生根本都不应该看女色嘛,于是向内求法解成“改变自己好色的心”。
到了礼教森严的宋代大家又有意见了,圣人之徒怎能把道德和女色作比较?非礼勿说嘛,于是“色”字被转化成了好贤者的“神色、神态”。
清代之后思想逐渐开明,新异之说纷起,贤德之人又不要了,改换成了“妻子的贤德”。
好吧,孔子若泉下有知,肯定一脸懵逼:“我就发了那么一句感慨而已,后人脑洞咋这么清奇,改出这么多意思?”
其实改与不改,在于儒家好不好色的争议。理学盛行时,卫道士们总觉得孔门弟子不应当好色,不允许好色,以致“色”字提都不能提。实情如何呢?还是孔子的教导靠谱一些。《礼记·礼运》明确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为“对食物和异性的喜好追求,是人的基本欲望”。
孔子又云:“吾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话牛大发了,意思是“我老人家七十岁所作所为随从心里欲望,但就是不会违背道德规范。”既然“欲”包括男女之欲,说明孔子并未贬低和排斥女色。
一部《诗经》唱出“思无邪”,窈窕淑女嘛,君子好逑理所应当,关键在于“发乎情,止乎礼”。其实所谓道德就是天理良心,若不违此则两情相悦又有何过错?但若只是贪图貌美而忽略德美,虚情假意只为床笫之欢,一欢之后不由变成“贤者模式”,再美的仙女都没了兴致。
《红楼梦》称这种人为“淫之蠢物”。
当下似乎此风更甚,只为美女帅哥主播皮相好看(好多还是美颜滤镜的功效)狂送红包、礼物耗费几万元、数十万元之巨,甚而至于花光家庭积蓄,孔子要是听说这种事定会赠以两字评语:二货!
上文既提到《红楼梦》,为了把“贤贤易色”琢磨透,咱们再回头说说宝二爷对此语的反应。有两点先声明:其一,贾宝玉并不抵触孔子、孟子的真儒之学,从他崇拜“后凋的松柏”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看不起的只是后世如朱熹、“二程”等人对儒学的刻意曲解;其二,“贤贤易色”如依孔子原意所释,无非是强调对德行的重视,要青年子弟们把喜爱贤德(包括贤德之士)和喜爱美女放到同一个重量级来对待。可当贾代儒以此为题布置作文时,贾宝玉怎么会极度反感呢?
哎,聪明的读者大大,您不瞧瞧出题者是谁啊!是贾代儒啊(曹雪芹爱用谐音,“代儒”即“呆儒”)。贾代儒出题的目的是暗示贾宝玉不该喜欢亲近林妹妹、宝姐姐这些“女色”,而应该喜欢亲近他这个“贤德之士”。贾代儒读了大半辈子的朱程理学,穷经皓首,一事无成,苦心孤诣地教孙子贾瑞读书,结果教出一个又蠢又猥琐的浪荡子。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呆儒”品质可想而知,又何德何能自居为“贤”要求别人“贤贤易色”呢?若宝二爷换成燕雀,只怕难忍粗语曰:糟老头子我信你个鬼!
下一回我们谈谈儒家所主张的“关系学”
真诚才是关键!燕雀说《论语》⑪“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燕雀说《论语》⑩“子曰:入则孝…”孔子的泪在飞
燕雀说《论语》⑨“使民以时…”别逼每个人都当精英
作者简介燕雀(本名李戟),为蜀地职业写手,理工科出身,研习《易经》多年。2005年在台湾上砚出版社出版首部长篇小说《虚唐幻道》,又在《今古传奇》发表连载小说《地狱骑士》等多部小说,网络留有180万字长篇小说《玄门》。幸得深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对《易经》奥义尤感醉心,经十年磨砺自感有成,遂立志弘扬《易经》之正宗,昌大中华之文采,得东篱悠闲情怀,不复为五斗米摧眉折腰矣。有言曰:究卦象之根本,传君平之遗学,更百篇之奇文,待每日之知音。
版权声明此文为“象帝”头条号拥有者——燕雀(李戟)原创文章,独家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象帝”头条号,其他任何平台转载、引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否则视为侵犯知识产权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