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笔记,怎么感觉现在的电视剧电影没有以前拍的好了?
制片人张纪中曾说“83版《射雕英雄传》是破烂”美学原理笔记,彼时王天林老先生尚健在,特地在报纸上开文回敬,这短短一千两百字专栏极具启发性、前瞻性,当今影视行业种种沉疴积弊,王天林老先生似乎早有预见。
关于题主所说“影视剧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王老先生早已给出了答案。
即使非专业人士,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能总结出来,数十年复播率最高的电视剧譬如《亮剑》、《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等等,服、化、道、舞美无一不是破破烂烂,却不妨碍作品本身征服人心,长久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2003年,李亚鹏、周迅版《射雕英雄传》上映,张纪中在前期宣传活动中放言“83版《射雕英雄传》是破烂!”一时间舆论哗然。
张纪中是有底气放这个话的,毕竟相比前几版港台两地《射雕》捉襟见肘的预算、粗糙的视觉、稚嫩的表演,03版《射雕》投资巨大、制作精良、阵容豪华。
彼时刚好王天林老先生在《南都》辟有个人专栏,他以一种自说自话圈地自萌的姿态,侧面回应。就像他在《黑社会》里扮演的邓伯一样,客客气气,语调平和地讲述了83版《射雕》剧本诞生过程。
王先生说,当时几位主创人员昼夜开会,用西方美学视角,在金庸原著沙里淘金一样,逐条过滤,摘出打动人心的桥段,并且不断深化、强化。这张会议桌围坐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呢?这其中有倪匡、王天林、楚原、杜琪峰、徐克、鞠觉亮……等等等等。
“美学”这个词现在大家很少提了,美学并非一个视觉领域的名词,而是哲学一个分支,可以概括为“这是一门操纵人心的学问”。
比如我们熟知的电影《泰坦尼克》,泪洒三千,无非美学三大原理——残缺即美、时间即美、距离即美。
再举个例子,唐代大家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为何时隔千年,仍能令我们怦然心动无法释怀,这就是美学原理“时间即美”。
我们再举个例子——83版《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一场戏,杨康失去穆念慈,一个人前往女孩儿旧居老屋怀恋追忆,不见故人,唯有满眼尘网蛛丝,此时画外响起甄妮演唱的《敢去承担爱》(图7、8、9),悱恻缠绵,一唱三叹。
其实影视行业专业人士很容易看出来,这场戏是用来水工期的。
因为83版《射雕》是边拍边播,总有拍摄进度跟不上的情况,于是水上那么三四分钟戏。
但是,我们现在仍然不得不说,人家“水工期”都水得如此高明!
只一间破破烂烂的老屋,大量的空镜头(没有演员出镜),一支悠扬的小曲,这就是国画理论中的“以无画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尽得中国文化美学之精髓,深具艺术感染力,时隔三十八年仍能打动电视机前不同年龄段观众们的心,令人如痴如醉。
而83版《射雕英雄传》此类神来之笔不胜枚举、俯捡皆是,从而成就了一部不朽经典。
人家之所以成功,是“美学”学养深厚。83《射雕》虽是老瓶,装的却是新酒。
那年,王天林老先生那篇专栏概括起来即——“好好做本子,而不是好好做衣服”。
王天林所强调的“美学”是明道层面,而非优术。
当时笔者看到这篇专栏,不禁心生感慨,王天林老先生毕竟宅心仁厚,被人一挤兑,秘籍真经都倒出来了。
然而这篇学术小文随着王天林老先生的离世似乎早已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
现如今“假大空”影视作品大行其道,最大的弊端是大家都在热衷“优术”,罔顾“明道”。
大家都在急功近利,金钱堆砌,导致内容空洞无物,人物苍白无力。当我们打开电视机,看到的是更大手笔的投资、更精细的像素、更美的华服、更鲜的鲜肉,影视剧在优术层面愈行愈远,走得长远,终是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