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高新区创新,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之翼——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十三五综述
贵阳网讯 五年时间,贵阳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100家增加到323家,年均增长26.4%于高新区创新;通过CMMI评估认证企业从14家,增加到目前60家,年均增长28.1%;专利授权量从2902件增加到6903件,年均增长20.26%……这是贵阳高新区“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的成绩单。
五年来,全区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的发展愿景,紧盯创业孵化、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3个科技创新关键环节优化科技资源要素配置,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
贵阳高新区五年来不断完善创业孵化和产业培育链条,目前,国家级孵化器已有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有5个,其中贵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连续七年获评国家级A类孵化器。
回首2016年,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贵阳高新区的孵化企业,开始致力于无人驾驶,一年后公司开发了四轮分布式驱动的机器人底盘,增加了自动驾驶智能系统,并采用AI驱动的生成设计和金属3D打印技术实现了全新的数字化大规模柔性生产。短短三年,公司便正式打印完成并发布全球第一个金属3D打印的自动驾驶底盘。去年4月,公司又发布了自主研发的PIX自动驾驶底盘+多功能舱体产品。产品发布仅一个月便与20余家来自美国、西班牙以及深圳、重庆等地的国内外客户签约,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并获得近1000台底盘的意向采购。目前,公司低速系列产品PIXBOT在发布后的半年内,已销往全球7个国家。
五年时间公司完成了孵化——毕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的完美蜕变,前不久公司还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公司的每一点进步,都与贵州良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分不开,每当遇到困难,贵阳高新区相关部门都会及时帮助我们解决。”公司ceo喻川感慨地说,翰凯斯PIX获得政府在政策、科研资金、人才补贴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对此他感激不已。
如翰凯斯一般,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贵阳高新区的孵化企业。企业从孵化器毕业后,不仅顺利完成创业板的上市,更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年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目前,公司已连续五年被国家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被国家发改委评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已累计孵化企业2400余家,累计毕业企业359。不少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更在今年被评为“贵州大数据企业50强”。
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研发,五年来,贵阳高新区统筹科技计划资源,实施了一批技术创新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华科铝材研发的211Z系列“耐热高强韧铝合金”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0余件,且专利覆盖欧、美、日、加拿大等多个地区,还制定国家和省级标准3个,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改变了贵州铝工业以低端原材料产品为主的现状;鼎成熔鑫“双金属熔铸工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获得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突破了高压液压柱塞泵双合金缸体、配油盘、滑靴的国产化技术生产瓶颈;黎阳天翔“多功能燃气射流冰雪消除车研制”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立项,凯阳航空“飞机发动机维护工艺”实现科技成果向国外转化。
一个个研发成果为贵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几年来,贵阳高新区不断完善贵州“最强大脑”——贵州科学城的配套建设,初步形成“一湖两镇五中心”的空间布局,目前,贵州科学城入驻机构、企业实现产值约10.5亿元,利税3.5亿元,2632项科技成果转化成果实现经济效益约64亿元。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贵阳软件园已聚集大数据IT企业1400余家。截至2020年,贵阳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500万口径)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1.95%。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雯文)
编辑:杨丽娟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