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怎么读,一个草字头中间是个口最下面是个耳这个字怎么读怎么组词?
葺 qì 〈动〉 (形声缮怎么读。
从艹,揖省声。本义:用茅草盖屋) 同本义 [thatch;cover a roof with straw] 葺,茨也。——《说文》 葺覆也。——《广雅》 葺屋参分。——《考工记·匠人》 芷葺兮荷屋。——《楚辞·湘夫人》 又如:葺茅(用茅草覆盖);葺屋(草屋;修缮房屋) 修理房屋 [repair a house;mend] 葺其墙屋。——《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缮完葺墙,以待宾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汉陛秦除,莫不葺复。——沈炯《太极殿铭序》 尝加营葺。——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余稍为修葺。——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 复葺南阁子。又如:葺治(修建);葺理(修理);葺缮(修补;修缮) 修饰 [polish]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李清照《词论》 整理;整治 [renovate;dredge]。如:葺治(治理;整治);葺理(整治) 重叠;累积 [overlap] 鱼葺鳞以自别兮。——《楚辞·悲回风》 葺鳞镂甲。——左思《吴都赋》 葺袭(重叠的样子) 通“缉”。搜捕 [track down and arrest]。如:葺捕(缉捕)
明清大学士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如侍读大学士,文渊阁,武英殿,翰林大学士?
明朝各殿、阁大学士是有实权的,内阁首辅多来自四殿两阁大学士中。
而清朝自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三殿三阁大学士就多为荣誉加衔了。
一、从皇帝秘书,到内阁大学士大学士起源于唐代,是辅助皇帝批阅奏章和起草文书的官员,到了宋代多用于优待卸任宰相的荣誉职衔。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掉的宰相职位,六部完全归皇帝直接管理,但是随着国家管理正式进入正轨,致使皇帝处理的工作量过于庞大,所以增加了殿阁大学士。
明朝共设有六种殿阁大学士,分别是: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了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四殿大学士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官员,并没有实际权力,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等。后来又增设了文华殿大学士,其职权是作为太子的辅官,同样也是没有职权的。当时大学士的官阶为正五品。
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朱棣经常随军南征北战,对于国家政事无法做到完全应对,所以朱棣需要一些人帮助他处理政事,由此开始内阁被正式设立。但此时的内阁大学士的职介仍然只有五品,他们的职权也仅仅是参议政务,真正的行政权力还是六部说的算。
内阁大学士们真正开始掌握权力,是到了明仁宗时期,因为当时身在内阁的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所以太子朱高炽即位之后,分别升任杨士奇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从这开始内阁职权逐渐加重,且内阁大学士多有六部尚书兼任。
最初阁臣之间地位相近,大家经常一起在御前议事,首次没有明显区分。后来随着议事场所多选定在文渊阁,所以最开始文渊阁大学士多被称为首辅,后来随着皇帝对其中一位阁臣的倚重,所以被倚重的阁臣就常被称为首辅了。内阁首辅有票拟之权,其职权如同的丞相,但需与掌握批红的宦官配合才能真正的执掌大权,如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二、内阁逐渐被军机处取代清朝入关统一中国后,其政治制度大多承袭明朝,其中就有内阁制和殿阁大学士,并在乾隆年间确定为“三殿三阁”形制,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设满汉大学士各二人,又有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作为替补。
清朝殿阁大学士的品阶全部为正一品官员,其职位高低顺序多以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排序,保和殿大学士的地位最为尊贵,因此很少被授予,所以清朝时期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的官员一般便被称为首辅。
《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所说,“清大学士,沿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内阁制度在清朝时期一直被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军机处所限制,但是由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军机处,仅仅是皇帝的参议机构并不属于国家的正式机构,所以在雍正朝开始,皇帝的诏谕是从军机处发出的,但是国家的正式诏书等还是需要通过内阁拟定发行,而大臣们对皇帝的上书,也必须先递交给内阁,所以在清朝内阁仍然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机关,并执行者丞相的职权。
从而清朝的殿阁大学士更多的是给六部尚书等一品官员的荣誉职衔,真正的权利还是在军机大臣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