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结,占全国银行近一半,比工商银行还大,农村信用社牛在哪里
数十年来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结,经过多轮改革,特别是2003年试点改革成立省联社后,农信机构历史包袱大大减轻,法人治理逐步完善,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在服务“三农”、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共有农商行1478家、农合行28家、农信社722家,农信法人机构合计达2228家,占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的48.36%;农信机构资产总额35.51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12.24%,规模超过中国工商银行。目前,全国农信机构存贷款规模均位居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农信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72万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2.23%;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0.28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29.2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32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25.26%。由此可见,农信机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远远高于资产总额和贷款余额占比,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普惠金融特性显著。
与此同时,农信机构迈上了公开上市之路。2010年12月,重庆农商行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上市农商行。截至目前,在A股和H股上市农商行达10家,另有近10家农商行正在排队上市。通过在境内外上市,农商行资本实力得以充实,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品牌形象逐步提升。
但2003年两轮改革以来,农信社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信社体制机制上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显现:省联社定位不清、功能不足,难以适应管理与服务农信机构的现实需要;难以理顺“自下而上入股,自上而下管理”关系,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之后,公司治理等仍然“形似而神不似”现象;部分农信机构发展定位模糊,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目标存在一定冲突,涉农贷款比例下降;少数农信机构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化解不良、防控风险面临严峻挑战。此外,面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农信机构观念、技术、人才等存在短板,部分农信社难以适应。
产生这些问题,重要原因在于农信机构先天制度不足,改革缺乏法律法规支持和约束,产权和控制权错配导致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面对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部分农信机构缺乏忧患意识,反应慢、措施少,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有所下滑。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业开放扩大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农信社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带来新的挑战,也提出新的要求。2015年3月,银监会召开2015年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认为深化省联社改革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将会同相关省政府共同商定改革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先选择1至2家省联社开展改革试点。之后,相关省份积极研究推动省联社改革工作,但由于各方对改革方案意见不统一,改革未能及时启动。
据报道,2020年初银保监会发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文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作出具体安排。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之际,应加强顶层设计,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牵头,加快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意见,支持各省(自治区)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案,兼顾促进发展和防控风险双重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