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明灭的意思,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波光明灭 泡沫聚散波光明灭的意思,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这里的岁月是指时间,将时间比作流水一般,一去不返,感叹时光匆匆,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一去不返: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回来。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逝川:流水,比喻消逝的时光。
波光明灭 泡沫聚散:出自于著名作家和散文家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本意是指波光忽明忽暗的样子。意思为:水流动的时候,光线映照在水面上,一闪一闪,忽明忽暗。诗人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是时光匆匆流逝的意思,所以才有\”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
扩展资料:
出处是李汉荣《山中访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论语子罕篇里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鼎湖山的历史传说和发展前景?
唐代仪凤年间,一位僧人风尘仆仆路经端州的鼎湖山下。他见山中有股灵气,料定其间必有名刹古寺可以挂单,心想,今宵的食宿算是有个着落了。
他到山前的村中一打听,谁知村民们告诉说,山上非但没有寺院,就连这山的脾气也挺怪。即使是晴天烈日,也是说变就变,骤然间便会风雨交加,山洪奔泻。此时若在山上,往往无从躲避,令人忽魂悸以魄动,茫然不知所措。俗谚有道:烂柯落雨担谷晒,鼎湖落雨走唔快。所以,就连山下的猎户樵夫也都未敢轻易深入。僧人不禁纳闷:鼎湖山不是“天下第十七福地”么?竟会如此!待我明日探个究竟。当晚便在村中借宿。
翌日清晨,僧人不听村人劝阻,决意孤身溯溪而上。只见密林荫翳,蔓葛交缠,他挽藤攀壁,跌跌撞撞,弄得手破鞋断,就这样折腾了大半天。当他精疲力竭地攀上一个重叠的瀑布后,不由得惊诧了:这里群峰环抱,古木耸翠,眼前山峦叠嶂,脚下的溪流蜿蜒于峡谷之间,波光明灭,身旁一圜幽幽的深潭泛着碧绿……“真是块福地呵!”他不禁惊叹道。
忽然间,天色暗了下来,只见乌云四合,山中雾气顿起,潭水也沸腾起来。转眼间,一道白光从潭中跃起,伴随一阵沉吟,地撼山摇。僧人慌忙颤颤巍巍地走到一棵大树旁扶定,瓢泼的大雨劈头劈脸地倾泻下来。好一场大雨呵,足足下来一个时辰。僧人要不是带着村民硬塞给他的箬笠和蓑衣,早就撑持不住了。幸好,雨终于停止了,只有那闷雷还在轰鸣。他登上溪边一块巨石坐下歇息。忽然听出那隆隆的雷声并非来自天上,却是传自脚下,低头一看,好家伙,一条数丈长的苍龙正在溪涧中翻滚。原来刚才搅得满天神佛的正是此孽畜!它辗转一番之后,便沿着溪涧隐入潭中。僧人笑了,他悟出了鼎湖山风雨的奥妙。就在那块巨石之上,僧人趺跏打坐,诵起师父传授给他的《金刚经》来。
自此,他每日都坐在巨石上参禅念经。饿了,就在附近采些野果;渴了,捧一掬山泉。偶尔还用随身带来的戒刀在巨石上刻字。
当初,山下的村民们无不为僧人捏着一把汗,以为他此次进山,即使不迷路饥毙,也难免被山洪冲走。然而在当日下过一场大雨之后,一个月过去了,白天都是风和日丽,夜晚总是星月璀璨。难道这个僧人确有超人的真本事?于是结对入山,探个究竟。村民们走到潭边,看见大石上刻有“涅槃台”三字,下面的石壁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八个大字更是赫然夺目。惊诧的村民们定了定神,这才发现,僧人正端坐在巨石之上。于是大家高兴地上前簇拥着他,称他为“圣僧”。
僧人对村民说,自己并非什么“圣僧”,只是六祖惠能的弟子,法号智常。并将潭中苍龙作孽,搅风搅雨的事告诉了大家。
惠能弟子降伏苍龙,村民们奔走相告,连整个端州城都轰动了:鼎湖山来了六祖的高徒智常禅师,拟在鼎湖弘扬南宗法旨,连那苍龙都已被他感化,蛰伏在潭底修身养性云云。
后来,在村民们的资助下,智常在鼎湖山创建了第一间寺院——白云寺。随后,四方僧众纷纷慕名而至,百余年间,相继建起了龙兴寺等三十余座庙宇,号称“三十六招提”。这时的鼎湖山,整日梵音迢递,香火袅袅,好一派佛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