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清泉,谈闽南地区中蜂“分蜂热”的控制和消除措施:王志忠、曾清泉
产生“分蜂热”是蜜蜂繁殖的惟一形式, 但却影响了繁殖的进度和采蜜的积极性曾清泉。规模、商品化生产的中蜂场, 不允许全场处于这样不利的局面, 应根据蜜蜂分蜂这一本能特性, 酌情加以控制和消除, 在一些方面还应加以利用。如培育雄蜂、蜂王, 就需要在育种群里产生“分蜂热”, 以达到顺利培育出优良品种的目的。现谈谈控制和消除中蜂“分蜂热”的技术措施。
1 选择优良品种 有的中蜂品种, 群势达到 10 框左右还没有产生分蜂意念, 这和当地的地理、气候、蜜源有关, 也和蜜蜂品种有很大关系。我们应注重筛选和科学培育能维持较大群势的良种, 选好种群, 引进外地具有较多异质等位基因、生物性能和经济性能优良的蜂种。在蜂农普遍习惯饲养枣红色蜂王系中蜂的情况下, 有计划选择黑色蜂王系的中蜂加以筛选培育, 并和枣红色蜂王系杂交, 育出红黑或黑红杂交品种。在育种时,应采取大卵育王, 限制一群里的王台数, 增加育王群营养等, 扬长避短, 育出适应商品化生产的中蜂好品种。
2 用新王更换老王 就福建闽南来说, 可以围绕春、夏、冬三季采蜜季节进行育王换王。新产卵王主巢, 不仅 “蜂王物质”旺盛, 而且矫健活泼、善产, 蜂群稳定、勤奋,就是用群势 10~13 框蜂采荔枝、龙眼蜜, 也不会产生“分蜂热”。
3 激起全群兴奋 兴奋的蜂群, 蜂王勤, 少得病, 繁殖好, 不会怠工想分蜂。发现蜂群有某些异样, 就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使蜂群勤奋向上。这些纠正措施包括: 插巢础造新脾扩大蜂巢; 抽出繁殖好的蜂群中较大面积的封盖子脾脱去蜂插进子脾较差的群, 并抽出该群较小面积的卵虫脾, 脱去蜂给繁殖好的群; 幼蜂偏多的群, 傍晚提脾带蜂不能有王, 可在群势较小的群巢箱前抖下, 巢脾插回原箱, 让飞翔蜂回巢, 幼蜂爬入小群, 抖 1 次不够可抖多次; 群势好、较拥挤的群, 可抽出封盖子脾带蜂补给副场地的小群或已产卵的交尾群, 助其壮大起来; 群大蜂多, 外界蜜粉源好, 虽然不是采蜜期, 亦可在上午 8:00~9:00 和群势较小群互换蜂箱位置, 让大群飞翔蜂投入小群, 再酌情调整巢脾; 等等。总之, 想方设法使蜂群忙碌, 保持蜂群呈兴奋状态, 加快增殖步伐。
4 用中等群势繁殖 在福建闽南的物候条件下, 中蜂繁殖宜采用中等群势为好。所谓中等群势, 即 3 框蜂。这样的群势蜂群获得“蜂王物质”快, 繁殖速度快而持久。用大群繁殖, 开始较好, 但很快就会产生 “分蜂热”。气温适宜、蜜粉源好, 繁殖的群势还可以再小一些, 如在岗柃花期, 用 2 框蜂繁殖速度最快。蜂群增殖了, 可以进行人工分群, 新分群挑到副场去。闽南地区养蜂户多采取这种方式解除 “分蜂热”, 达到户养 200~300 群蜂的规模。
5 采蜜前的安定法 即将进入采蜜场地的蜂群, 群势相对比较大, 有些群会产生 “分蜂热”, 应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中断或延缓自然分蜂的进程。把巢内的王台废掉, 尽可能割除雄蜂虫、蛹, 撤去各种保温设施; 双群箱蜂群尚未满箱的, 两群分别靠向左右两边, 留出中间空间, 对降低巢温有利; 适当扩大巢门, 停止奖饲; 为防万一, 可把产卵蜂王的左翅或右翅剪去 2/3, 就算蜂群飞出去, 因蜂王走不了蜂群还是会回来的。可用以上措施先稳住部分蜂群。
6 早摇蜜防分蜂 蜂群进入第一个采蜜场地, 如荔枝花场地, 因群势比较好, 加上气候、蜜源好, 一些蜂群会产生“分蜂热”。若群内脾不多而蜂群需要, 则先造脾; 很不安分的群不便立即摇蜜时, 可用空脾灌水插进蜂巢,把“分蜂热”先冷下来; 能摇蜜时就应提早摇蜜, 把储蜜摇空, 这样分蜂情绪可十之八九消除, 少数没有完全解除的群可让其进蜜后再次摇蜜, 就能较好地解除“分蜂热”。
7 储备多王少分蜂 在蜂群里储存多只蜂王, 可以增加“蜂王物质”,抑制工蜂卵巢的发育, 增强全巢蜜蜂的积极性, 减少分蜂甚至不分蜂。巢有多王, 蜂王可轮换产卵, 可保持群里有较高的产卵率; 巢有多王, 可补失王群, 采蜜期过后蜂群繁殖有王可配。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