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楷书四大家是如何排座次的?

2022-02-04 12:35:34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四大家,当然历史上楷书写的好的也不只是这四位,还有其他一些书法家,例如:虞世南、褚遂良、裴休、徐浩等人,只不过这四位的书法风格很有代表性,相对成就也很高。这四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四大家,当然历史上楷书写的好的也不只是这四位,还有其他一些书法家,例如:虞世南、褚遂良、裴休、徐浩等人,只不过这四位的书法风格很有代表性,相对成就也很高。

四大家,楷书四大家是如何排座次的?

这四大家颜真卿为何排第一呢?是因为颜真卿的影响力最大,这个影响力是综合能力来评定的,不仅仅是书法。从书法的角度说,颜真卿为古今书法一大变,在颜之前,书家的风格虽然有所不同,但不会有太大的变故,大多数都是遵循“二王”一脉的。

四大家,楷书四大家是如何排座次的?

颜真卿一出来,立刻打破了这一规矩,他在“二王”的基础之上,又吸收了篆籀笔法的特色,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当中,创造了“颜体”,他的楷书世称“颜楷”。宋代大书法家、文豪苏轼对颜真卿的书法就格外推崇,颜真卿的书法也从此一跃成为龙头。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

四大家,楷书四大家是如何排座次的?

“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除了专业分,颜真卿的思想道德品质分数还很高,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忠义”。这一点,欧阳修同志也作了充分说明:

四大家,楷书四大家是如何排座次的?

“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贤者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止前日工书随与纸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必宝也。”柳公权能排在第二位,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比较鲜明,融合了欧阳询和颜真卿的特点,创造出了“柳骨”的风格,在书法风格的突破上,他是仅次于颜真卿的。所以,从书法创新的角度来说,柳公权排在第二也是其实力的体现。

第二点,柳公权与颜真卿的书法后世一直都号称“颜筋柳骨”,两人一直都是排在一起,这也是一种习惯问题。因此顺其自然,柳公权就拍在了第二。

唐代是楷书的最高峰,论写楷书,那肯定是唐代的人,赵孟頫是元代的书家,与唐代众多楷书高手相比,人单势孤,只好屈尊末席,大家也没什么意见。

这样第一、第二、第四有了,欧阳询就正好第三了。

我看网上还有一种论述说是跟科举考试制度有关,楷书四大家的排名顺序是围绕着科举考试的目的来进行的,各种书体之间互相弥补,最终按照实用的顺序排名,排出了楷书四大家。这种论调也有它的道理,大家参考一下就好。

而关于这四位的排名顺序“颜、柳、欧、赵”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必太介意这个问题,排名前后并不是说就代表了水平的高低,在他们的那个高度,只有风格的不同,没有水平的高低之分。想学习书法的朋友只需按照字形的性格、喜好,选择一家跟着练就好了。

王勃骆宾王还有谁被称为四大家?

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亦是四大家。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二、延伸: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佥载》卷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即论杨炯、骆宾王之“文”为“点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证为一文一诗,则四杰齐名亦兼指诗文。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