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情况,如何走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

2022-02-04 13:24:36 推广营销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文/阮江2021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情况,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

文/阮江

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情况,如何走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

2021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情况,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重大时代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往,擘画未来,为走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疏通堵点、铺路蓄力,恰逢其时。

振兴发展:路遇六大“拦路虎”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农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20年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赢得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对照乡村振兴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还存在着不平衡、社会共建协调推进机制尚未健全、乡村振兴活力不足等一批“拦路虎”。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当前,我国还存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还存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真空地带”。我国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经费保障水平低、主要依靠财政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帮扶政策上,部分地方还存在着贫与非贫的相对“差异”。

社会共建协调推进机制尚未健全。乡村振兴稳定的资金、用地等要素投入机制仍不健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依赖度过高,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金融、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依然不强。同时,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供给不足,瓶颈还没有打破。乡村各类人才缺乏,乡村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社会事业规划滞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乡村振兴活力不足。社会各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活力源”。但是,目前乡村振兴的各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社会元素进入较难。个别地方“等要靠”思想严重,“政府干、农民看”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缺乏有能力和活力、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

产业基础薄弱。农业有品牌、有规模、有效益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综合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结构链不优,农产品供给仍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低、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现代化水平整体较低。

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农村“空心化”现象普遍,“三八”“六一”“九九”留守人员务农,一些地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达到75%以上。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外流的现实情境下,乡村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随之变化。在此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行政村之间发展不均衡,乡村治理难度持续加大。在乡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方面,也需下大功夫。

生态短板依然突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但受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生态补偿机制仍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很多乡村距“美丽乡村”仍有较大距离。

一些处于生态保护的开发区村庄,存在付出的机会成本较多,却没有得到相应政策扶持和经济补偿的问题。

蓄力改革:探索破局路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绘就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图景,需要蓄力改革,以开山凿路的勇气,奋力探索突破全面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

第一,坚持党管农村优先发展战略。用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政策措施。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地因地制宜,坚持先点后面、示范引领。层层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明确市县党政领导工作任务分解到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分步督查和工作实绩考核。

第二,统筹乡村一体化规划建设发展战略。把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出发点。积极推动块地转化,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以提升小农户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为目标,明确带动小农户发展、农民增收作用。市场化补齐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短板。将提升资金、教育和科技等资源下沉乡村。

第三,完善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健全乡村振兴稳定投入保障机制。拓宽乡村振兴投入渠道,推动地方划定土地出让金用于乡村振兴的最低比例,适度放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公益性项目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所需配套设施用地审批程序等方式,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节约指标跨市区流转。完善人才流向乡村保障政策,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

第四,发挥农民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完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强乡村基层党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成。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坚持农民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倡导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效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第五,深化改革,融合发展。夯实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强化支持保护体系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形成产业链条特色明显的乡村产业体系。

第六,推动绿色生态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以绿色生产为主,搞好农用化肥农药投入科学化。推动将山水林田湖草、农耕文化、康养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点。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推动各类要素入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作者为中国农业风险研究会副会长、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裁)

来源: 新华社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