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图片,试述升旗仪式的传统文化内涵?
升旗仪式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升旗仪式的传统文化内涵,首先包含儒、释、道三教主流文化升旗仪式图片。其次包含,由儒释道主流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一,具体联系《论语》中的祭祀仪式,来简述今天的升旗仪式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
《论语•乡党篇》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
1、在衣着方面。
孔子对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规定。
2、在饮食方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日常行为规范如“食不语,寝不言”。再如“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3、在礼仪方面。
乡间饮酒的时候,一定要等拄着拐杖的老年人先出去,自己再走出去……如此等等。 ——这都是一些很细碎的生活小事,可能有人嘲笑孔子是穷讲究,是教条主义。
但在《论语•八佾篇》里,孔子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而这里的“礼”,就是祭祀仪式。
正是由于这种在穿衣吃饭行住坐卧等方面的生活小节,规范着人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生活小节日积月累,形成的礼仪文化的后天塑造,我们中华民族才成其为礼仪之邦。
二,舍弃这些规范和这些礼仪,就丢失了国人的优秀文化传统。 1、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彻底丢掉了清明节、七夕、重阳节、中秋节等等传统节日,丢掉了长幼有序的礼节,丢掉了“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语言,丢掉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规矩……从而,在粗糙的外在生活中,我们流失掉了优雅、细腻、温情、敏感,丢掉了整个民族的雅致和风采。
2、当我们听到外国人说“中国学者也许很有学养但没有教养”,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同胞在国际化的大宾馆里大声喧哗引来外人侧目……我们不难明白孔子的用心。
3、一个细小的动作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久而久之,能够陶冶或扭曲人的心灵,能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降低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
三,从孔子在穿衣吃饭聚会等一些看似细小的事情上的严格要求,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升旗仪式的意义和作用。 论语中祭祀是一种仪式。 与我们今天学校里的升旗仪式相比照: 学校里进行的升旗仪式,也许有人认为是小事,是多此一举,是形式主义,但这样的仪式并非多余。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肃立的姿态中,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 仪式不仅仅是仪式,不仅是每一个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的反映。
我们的下一代需要学习“国学”知识,更需要吸取国学精华。 以陶冶我们的民族情操,造就我们的民族精神,光大我们优雅的民族气质,熔铸我们优秀的民族之魂!
结论:升旗仪式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主流文化,以及由儒释道主流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各方面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