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树,十八罗汉中谁是罗汉之首?
十八罗汉没有排名罗汉树。
分别是托塔罗汉、探手罗汉、过江罗汉、芭蕉罗汉、静座罗汉、骑象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举钵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开心罗汉、欢喜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伏虎罗汉、沉思罗汉、骑鹿罗汉。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扩展资料:
十八罗汉中的三个代表:
过江罗汉:他叫跋陀罗,跋陀罗是一种稀有的树的名字,她母亲是在跋陀罗树下生的他,所以取名跋陀罗。后来他出家并身负经卷,东渡传经跋山涉水普渡众生。据记载,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就是由钹陀罗,乘船到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静坐罗汉 :他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下尘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忘掉从前当战士时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后来修成正果,但是他静坐时仍显现大力士的体魄。
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后来世人称他为”举钵罗汉”。他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八罗汉
根据明清官窑瓷绘画中所用的十八罗汉图看,基本为如下成员。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坐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隋阁,是一位托化缘的行者。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欢喜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托塔罗汉:苏频陀,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十八罗汉各是什么罗汉
佛教:十八罗汉、十大尊者阿罗汉, 为梵语 Arahan 的音译。意为杀贼、应供、不生。 在早期佛教,阿罗汉是究竟的解境界,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 阿育王传˙卷五:说法已竟,便得阿罗汉。 亦称为罗汉。 十八罗汉是佛陀入灭后,受佛嘱咐住在世间护持佛法的十六大罗汉。十六罗汉从五世纪后期,受到中国广泛的崇拜,并成为佛教艺术重要的创作体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罗汉发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国、西藏二地。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复重请言:「所说十六大阿罗汉我辈不知其名何等?」 答言:「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罗惰阇; 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 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厘堕阇; 第四尊者名苏频陀; 第五尊者名诺距罗; 第六尊者名跋陀罗; 第七尊者名迦理迦; 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 第九尊者名戍博迦; 第十尊者名半托迦; 第十一尊者名啰怙罗; 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 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 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 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 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 如是十六大阿罗汉。」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