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咋样识别官媒?咋样识别自媒体?
【传媒业态类话题】谢邀党媒。官媒和自媒的重要区别,在于以实名制或个性网名的公开存在及即时发布一一官媒一般具有法人资格,随时就某一方面和系统作信息发布,具有权威性以及公信力;自媒依附于互联网某一些平台上,以计算机台机和手机个性操作,一家之言亦受平台制约才得以发布,不纯粹能文责自负。
某些事业单位法人常年租用民营企业服务器借以实现媒体融合;有名人名家在互联网台机和手机自媒体的粉丝量成百上千万人,在某一信息节点上占休闲娱乐之巅,比官媒的召唤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一于是,这里,不得不说,可靠的信息靠官媒,无尽的娱乐有自媒,无穷的思考在多元化的海纳⋯⋯
有绝对的官媒,是谁就是谁一一体制内者居多,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所有纸媒均与电媒结伴而行,才能真正实现媒体融合,莫如此一一非官媒;没有绝对的自媒,最出名的虚拟有了最真实的曾用名,是以个性网名为资本、知本甚至血本,没人愿意血本无归,投入产出比,有正比和反比。
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一颗心是万众一心。防控疫情阻击战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在拼死战斗,可歌可泣;而宅男宅女群防群治就不能轻易出门聚会,务必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这是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发布的窗口风景;我将我的两首歌词和一张奖状忝列其间,借以表达连续数日同宅深谊!
新京报是怎样的一个媒体?
作为一个曾经两度在新京报实习,已经拿到入职机会却又放弃的人来说,新京报对我有着特殊的感情。
2012年,当时在读研究生的我,正处于迷茫期。此时我已经兼职体育报道有5年时间,在新浪,搜狐,网易,雅虎,体坛网,齐鲁晚报,辽沈晚报,半岛都市报发表文章已经超过1000篇。继续从事体育报道,对我来说是一个轻松工作。
但人生总需要来点刺激。在新京报小有名气的学长黄玉浩改变了我。他回校交流的课后,与我在海边酒店进行了一番长谈,黄说,你现在需要新的挑战,新京报就是最好的挑战,尤其是做深度调查报道!
从小就不服输的我,第一次离开山东,来到了北京,和时任深度总编的炳路大哥交流后,最终留在这里实习。
当时,新京报正值巅峰,有负责报道一切的魄力。如果说南方周末是08年之前很多人眼中的媒体良心,那么随后几年可以说是新京报接管了这个称号。
来之后接触的第一个稿子就是湄公河大案,以前很少关注社会新闻的我被震撼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庭审录音,以及对于警方采访的录音,让我整理了足足两天。虽然辛苦,但完完整整的了解了案情,以后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自己也有了更多发言权。
随后,又跟随黄学长做了黄金大米的调查,关于PX项目的调查,其中,还有稿子引来了对方的恶意攻击和谩骂。还跟着亦楣学姐采访了当年科龙老大顾雏军,跟着老宋采访了刘尚希,跟着刚哥、超哥连线了各种热点突发。。。
不到半年的相处,让我对于这个集体有了深厚的感情,对于新京报产生了高度认可,它就是我眼中最适合实现理想的地方。中断学业,以本科生身份进入报社,是我的打算,但报社老师们纷纷劝诫,等研究生毕业再入职,可以拿到北京户口。
于是,老老实实回到学校读完研究生。等招聘季来临,我第一件事就是想回新京报。在校园招聘还未开始前,我又以实习生身份来到新京报。此时,我的学长学姐都已经离职,尤其是最有新闻理想的学长离职,对我影响较大。好在闾哥,寒姐,老宋,刚哥他们还在坚守,我硬着头皮实习,硬着头皮应聘。但此时我已经开始动摇。
找工作那一段时间,我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墨迹过,在公安报的职位上犹豫过,也在国企,选调生中某得职位。那时候,所有认识的朋友都在劝我别进去媒体,即便进媒体也要进党媒,于是乎经过时间推移,理想渐行渐远。等新京报职位唾手可得,我却无法接受,因为这里已经没有我熟悉的团队。
随后的日子里,新京报变动不断,深度报道部的人也换了个遍,除了一直坚守的涂老师,对,就是那个劝我回家滚床单的涂老师。有的人去了其他媒体,有的人转行做生意,也有的人进入公务系统。。。
虽然没有入职新京报,但是一直关心着它。如今它依旧是京城最耀眼的媒体之一。无论是传统稿件,还是新媒体,都做到了独树一帜。在我眼中,依旧是媒体之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