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人注射新冠疫苗,同仁医院这位保安,用流利的英语为接种疫苗的外籍人士答疑解惑!
在长宁每一个新冠疫苗接种点,每天都有来自社区、大学、医院的志愿者们坚守在现场,为接种人员提供秩序引导、接待咨询等暖心服务上海外国人注射新冠疫苗。20天的坚守
今天,已经是70岁的李群坚守在虹桥体育公园接种点的第20天了。
这20天里,李群每天早上7点多一点就出门,8点钟正式上岗;下午5点左右下岗,6点左右才能到家。每天10个小时,除了吃饭那一小会儿的时间是坐着,其他时候李群全部站着,为来接种的市民提供服务。
“刚开始那几天也累,站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女儿心疼我,跟我商量能不能少来几次,被我拒绝了。”李群笑着说,“我本来就是新泾镇宣传督察员,这次又是新泾镇志愿者小组的负责人,一定要以身作则。”
李群的工作是在接种预检区检查预约码,询问前来接种的市民是否吃过早饭,是否携带了身份证。
“前几天接种高峰的时候,每天来接种的市民有七八千,从早到晚同样的话重复了几千遍。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前几天因设备检修,接种点暂停接种了两个半天,那些已经预约好的市民没有看到相关通知,白跑一趟,大都情绪不好,我们就要好好解释。”就这样,整整20天,李群从未休息过一天。
“我们这个志愿者小组一共6个人,谁家里还能没点事情呢?大家有事情的时候我就顶上。”李群说,他们这一组志愿者要在虹桥体育公园工作到5月31日,而他也会不缺席地坚守到那一天。
“尽己所能,我很高兴”
7点半不到,67岁的钟宝珍骑着自行车破“雾”而行,翻过一座桥,20分钟就到了虹桥体育公园接种点,比8点的集合时间早到了20分钟,钟阿姨作为志愿者的一天就此开始。
8点半,接种点准时开启。
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的市民有各自的预检登记台,钟阿姨的工作就是值守在预检登记处门口,对排队的人群进行分流。
“你是打第一针还是第二针?前面空位就坐,后面稍等一会儿!”这样的询问一天最多要问上千遍。
“实在累了,我就坐下来休息几分钟,千万不能伤到脚,不然就不能来工作了。”钟阿姨说。
眼下,随着第二针接种的密集期到来,现场分流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第二针的登记台有空位时可以穿插接待第一针接种者,钟阿姨和另外一位志愿者要在全部八个登记台间灵活变通地安排入座,还要确保人员流动畅通、队伍要有秩序。“现场队伍排得很长,但我心里一定要有数,楼上接种区堵了的话,这里就要暂缓一下。”钟阿姨说。
遇到害怕打针的小姑娘,钟阿姨总会安慰道:“别害怕,像蚊子咬一样,为了健康熬一下,再说这个疫苗很安全的。”这么一说,姑娘们也放心了。遇到空腹的人,阿姨现场支招:“饭是一定要吃的,我来跟你说外卖怎么叫到这里……”
接种点工作的种种辛苦,钟阿姨从不向家人透露。“在我们这个年纪,还能为国家做点事,尽些微薄之力,很开心。”钟阿姨说。
保安翻译,很有型
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全市首个外籍人士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一位西装笔挺,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的男士正穿梭在人群中,为前来接种的外籍人士答疑解惑。
让人倍感惊讶的是,这位男士竟是医院的保安,名叫马西远,在上海市同仁医院担任保安工作已有5年。
“第一天接种,下午突然刮起了风。我看到一个10来岁,穿得很单薄的小姑娘和她的哥哥站在风里瑟瑟发抖,便走过去和她沟通。”马西远回忆道,他用英语跟小姑娘沟通后得知,兄妹俩是陪着妈妈一起来接种疫苗的,便建议她坐在等候区等着妈妈回来,可小姑娘说什么都不愿意。于是马西远搬来了一把椅子,再次跟小姑娘沟通,让她坐在避风的地方,她妈妈从留观区出来后马上就能看到,这下小姑娘点头答应了。
十几分钟后,马西远远远地看到,小姑娘看到妈妈从留观区走出后,蹦蹦跳跳地迎来上去。
马西远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后又在培训机构专门进修过两年英语。“以前和睦家医院在同仁医院旁,外籍人士很多,保安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听说有外籍人士接种专场,我第一时间就向领导申请到现场服务。”
记者、摄影:赵 立 、郭愉薇(实习)
编辑:李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