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媛原型有多惨,怎么看待电影素媛这电影?
依旧和从前看《夏洛特烦恼》一样素媛原型有多惨,都是上映许久才开始看。
我独自坐在次卧,嚎啕大哭,表弟走进来,讶异地看了我一眼,忙叫来表妹:“快来看啊星星哥哥哭了。”
然后他低头看了看我的屏幕,说哦这个我看过,是很惨的一部片。
是啊。
看完之后,这部片子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一起变成了我此生觉得好看却再也不想打开的电影。
我的性意识应该来说觉醒地很早,还带着些大男子主义。初中的我笃定地认为男人应该干所有活儿,柔弱的女生只要享受就好——现在想来很有那么点歧视女性的罪行。
而那时候的我,就坚信强暴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对受害者生活的破坏比杀了她更甚。一个人未来的生活轨迹将全然改变——除非不仅自己有令人心疼的勇气,周围还万幸有肯包容鼓励你的家人朋友——否则难免生活在长久的梦魇之中。
像《素媛》电影中,一个甜到让人只想呵护她的九岁姑娘,却突遭横祸。此时,她周围有笨拙的父亲、敏感的母亲、和蔼的心理辅导师和善解人意的邻居及同学,可他们全都是善良的。
很遗憾,我们的周围,不会有那种事的——我指的是,我们周围不都是善良——届时你看,周围全是笑眼和吃人的媒体(白晓燕事件就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三个小时之内咪蒙之流就会把你挂成10W+,传遍所有人的朋友圈。
更何况……看完电影之后,我下意识地去找了找有没有原著。然后发现,素媛的遭遇,也不像电影中后来描述地那么正能量。仅仅从网店宣传的节选就可以看到,素媛被同学家长排挤嫌弃,素媛妈妈保护着素媛在学校门口风雨飘摇…
看完电影的我,恍恍惚惚。
我想起一个朋友被男友半哄半骗地强暴,随后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走到不能描述的道路坠入黑暗;我想起一个朋友被闺蜜男友试图性侵导致很久都无法正常睡觉;我想起一个朋友……我还有很多朋友,在地铁、在公交车遇到过咸猪手……这都是在我周遭真正发生过的。
看看素媛周围,到底大多数都属于双商较高思想观念较为开放的,素媛仍一度被逼到绝境;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不知暗地里多少被侵害的男孩/女孩四顾无援,永久地蒙上了心理阴影。
在这时候,法律和复仇救不了被侵害的孩子心理的伤。
我想看过电影的,都会对其中温柔的心理医生印象深刻。多么感叹和遗憾……如果当年也有这样一位心理医生无私地帮助她的女儿,也许她的女儿就不会在16岁自杀。
强暴很难杀死一个人的灵魂,可心理压力和流言轻而易举。
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也永远当不上心理医生——可我总是想,总是希望,我们大家都应该努力去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这本不是用来帮助别人,而是用来帮助自己。
一开始,总会想到帮助周围有可能出现的“素媛”,却不曾想过,人生的嘲讽之处,最大可能自己就是下一个“素媛”。我从不奢望我的人生中会出现那样一位敦敦善诱的心理医生,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贴满那张黑夜,让自己能重新从梦魇中站起说话。
常常警醒自己,不要像那位笨拙的爸爸一样,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二次伤害了别人——他万幸仍能用可可梦人偶服追回素媛,黑暗的现世中我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愿朋友于困境和绝望中肯向我吐露心事,我也能帮助一二分担其忧伤;
愿自己于无助和痛苦中拨通了你的电话,你也能正确开导我走出迷茫。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善于分析明了自己痛苦的根源,从中挣扎而出;
愿我们能常体贴入微,疏导朋友家人的痛苦,使之不再孤立无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努力成为一位“心理医生”。
对电影来说,原著带来的绝望感更强——
第一章便是电影中后期犯罪嫌疑人被判刑一幕。
案件一审判决后,被告便进行了上诉。并由于最终被判定为酒后行为,而从20年的量刑减少到如今的12年。即便如此,那家伙竟然还嫌刑罚太重。素媛爸爸是后来才得知这一消息的。那之前不论是法官,还是其他人都没有告诉过他关于被告上诉的事情。看到新闻的那一刻,素媛爸爸充满了挫败感。他双手撕扯着头发,在自家的精品店内叫得撕心裂肺。素媛不是在爸爸为其擦排泄物时对爸爸产生了阴影,而是在那之后对所有的男性产生了阴影。
曾经恩爱的素媛爸爸和素媛妈妈也开始吵架,家庭分崩离析。素媛爸爸自己租住在外面,借酒消愁,逃避现实;素媛妈妈也因为照顾素媛心力憔悴而忽视了素媛爸爸的心理平衡。
最终素媛爸爸在提出离婚的那天晚上走上了街头……虽然没受大伤,却选择性失忆变成了8岁的孩子——一直被素媛抱怨说不理解自己的爸爸,主动选择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来接近素媛。
他白天照看店里,晚上则被素媛妈妈要求以“哆啦A梦”的身份给素媛写信。素媛妈妈保证说素媛爸爸只要当够100天哆啦A梦,素媛就会回来。
素媛爸爸用8岁的智商买下了一套哆啦A梦的人偶服,独自一人从店里来到游乐园与素媛见面。怕被素媛认出来,他吸了太多充气球的氦气,声音变得尖尖的。那天,素媛很开心。
因为素媛妈妈拼命地努力、既要安慰素媛又要照顾变成孩子的素媛爸爸;因为素媛爸爸即使变成了8岁智力的小孩也深爱着素媛妈妈和素媛;因为周遭善良人们的帮助——
素媛憧憬上学了。
孩子们很喜欢素媛,还和素媛留了电话号码。可孩子们的父母在第二天就相约来到了班里一起抵制素媛……
在那天,相约陪素媛上学并发给小朋友们冰激凌的“哆啦A梦”用充了氦气变得尖尖的嗓音对其他的父母说出了这些话。
素媛很乖,那天她虽然颤抖,可没有像往常一样发病,暴饮暴食无法自制。
可一路走来面对法庭、面对流言、面对素媛爸爸出车祸变成孩子、面对素媛一次次的病发,一次次都能忍住泪水笑着安慰别人的素媛妈妈,那天却哭了。
挫败,就是挫败。因为想要让素媛融入其他孩子当中的希望无情的被打破了。她眼睁睁地目睹这一现实。就算她接受了,素媛爸爸接受了,但别人不愿意接受他们一家人。现实不允许他们过上平凡的生活,她深刻地感受自己被孤立。这种比冷漠更残忍的现实让她感到挫败。显然大家并不理会他们一家人的所谓希望。将这一切告诉孩子们、带给孩子们的正是我们。
丧钟为谁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