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人抬棺材场面,为什么抬棺人不可以说话?
抬棺人在抬棺时不能说话,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风俗,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这样,有的地方抬棺人不但可以说法,且还要大声吆喝,有的地方甚至还可以唱歌180人抬棺材场面。
1、抬棺人为什么不可以说话?这是一种民俗文化中的禁忌文化,旧时,很多农村地区遇丧事、不洁之地、不洁之事,禁言及禁喊人名字。
比如说,很多山区,进山后,特别是进入深山老林内,一般就禁言,也禁喊人的名字。要说话了,怎么交流,一般用敲竹梆或者打喔嗬的形式进行交流。大山里,如果有人突然喊人的名字,不能答应。
有的地方,则在刑场、发生过意外伤亡等地方,不准说话,也不能喊别人的名字。
抬棺人在棺材上了肩后就不可以说话的习俗,与上面说的习俗是一个类型,也是一种禁忌。
民间迷信的说法是,人们认为,出殡的时候,有很多的小鬼吊在棺材上,抬馆人哪个说法,小鬼就会找谁,附在身上。因此,抬馆人一定要保持沉,一直往前走。同时还不能回头张望。据说,抬馆人回头看到了谁,谁就会倒霉。
一些民间出殡风俗中,有一到两个人,提着一篮子稻米,一边走,一边往棺材撒米。据说,这种撒米的做法,就是为了驱赶吊在棺材上的小鬼。
上面这些迷信的说法自然很不靠谱,当然不可信。据民俗专家的解释,出殡时往棺材上撒米,是一种古老的送葬习俗,一种送丧的礼仪,只是后来被民间附会成迷信。
民间还有说法就比较可靠。人们认为,在老人出殡,棺材很沉重,抬棺之人不可分心。按民间习俗,出殡后,棺材绝对不能落地,有棺材落在哪里葬在哪里的说法以。可是,如果在大路上棺材落地了,不可能葬在大路上。因此,出殡路上棺材掉落在地上,是民间的大忌。为了让抬棺人集中注意力抬棺材,就有了不准抬棺人说话,也不准抬棺人回头看的规矩,这种规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俗。
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对棺材内的人的一种尊重,毕竟出殡是一件极为严肃、肃穆而令人悲伤的事。试想,抬棺人如果一路上嘻嘻哈哈,东张西望,不仅所抬的棺材没有安保障,在气氛上也太不严肃。孝子孝女孝媳孝孙一路上都在哭,抬棺人却一路上有说有笑,出殡路上很不协调。
2、有的地方抬棺人不仅可以说,还可以唱歌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抬棺人能不能说话,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人情。
闹丧
闹丧,在一些地方又称吵丧,或者其它的名称。就是在出殡时,棺材离开办丧事人家不远的路上,前来送丧的村里男子,从抬棺人肩上接过棺材,前面的人往后退,后面的人往前推,这样棺材就在路上来来回回的走,要“闹”上一阵。抬棺人在一边大声吆喝,一边送行的人也跟着吆喝。
去世的老人可不可以闹丧,还要看棺材里的老人够不够资格。如果去世之人尚有父亲健康在,不可以闹丧,非正常去世的人也不可闹丧,只有去世者父亲不在世的人,且在家中寿终正寝的老人,在出殡时的路上才可以闹丧。
闹丧风俗的说法是邻里以闹丧的方式惜别亡者,舍不得老人走,要挽留一下老人。这种讲法还很有人情味。
唱葬歌
民间唱葬歌有多种形式,有的是老人去世后的头两天晚上,在办丧事的地方唱丧歌,因从天黑开始,唱到天亮为止,所以这些地方把葬歌称为夜歌。有的地方,既唱夜歌,也在出殡前由抬棺人在起程前唱丧歌,也叫起程歌,唱完歌后才上路。
有的地方在出殡的路上,请了专门的歌师,一边走一边唱丧歌。一般歌师(专门唱丧歌的师傅)领唱,抬棺人和送丧的人应和,类似音乐中的多声部。这种丧歌主要流传于湖南贵州境内的沅江域,其歌词后均带有“兮”的结尾词,被一些民俗专家称之为“活着的楚辞”,或者活着的《招魂》(战国时屈原的代表作)。
送葬时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地方,都有唱丧歌的风俗,此风俗在湘西和鄂西及西南地区保存得比较原始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