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过于心死,缘已尽心已死,还有必要联系吗?
如果说缘分已尽莫过于心死,放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别再联系了,既然知道结局,再见亦添苦楚!与其再一次在痛苦里苦苦挣扎,何不挣脱出来或许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缘起而聚,缘尽而散。缘分有深有浅的,爱不一定非要拥有,有些爱只能放在心里,祝福也是一种爱的方式!或许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我们前生的缘分已经注定,今生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仅此而已!爱过痛过就此放过,别再让死的心活过来再填伤疤!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都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其实选择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人最怕不甘心,感情中最怕不认输,其实输赢又何妨!得失随缘。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切悲喜都由心生。既然命中注定改变不了结局,再见亦枉然,再联系多少次也都是浪费时间,让自己的心再沉浮,没有任何好处!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果断,人还要往前走!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万法缘生,皆系缘份!前世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却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太过于执着得失,心随缘去,一切过往都是你的一生中注定的痕迹!既然心已死,那就把往事尘封吧!
对人心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现?
《庄子·田子方》——仲尼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其实这句话的原意是指“世界上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就连躯体死亡都比它强。”
但是这句话现在被引用于对一个人彻底的死心,变成了严歌苓《陆犯焉识》:“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对一个人的“哀大”不会一蹴而就,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非你俩有“杀父之仇,多妻之恨!”就算是深仇大恨,也不过是弄死对方而已,绝对不会达到“心死”的程度。
可见一个人的“心伤”可以“哀”到何种程度!
拿恋爱来比喻:
如果不喜欢一个人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你肯定不会理对方,或者尽量避开对方。
最简单的:比如女孩见到一位不帅的男生,没有一见倾心的感觉,她自然不会理他。甚至会反驳他的一切行为。
某女说:“那个家伙太丑了,我见了恶心。这么丑的人,还像追求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只是方案、不屑,不至于有“心”,更谈不上“心死”。
如果怨恨一个人恨一个人,肯定是对方带给你不爽、伤害,你会带着一丝怨恨,诅咒他。
某女说:“他就是个‘渣男’,打雷怎么不劈死他!”
这种怨恨是心理对对方不满的一种发泄,有“心”但是还没“死心”。
如果憎恨一个人这种心理差不多接近“杀父之仇”了,对方让你产生了仇恨,对你的伤害更大。
比如长期吵架的夫妻,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了。
这个时候,对方在你眼里,那真是做什么都是错的,就连看一眼,都觉得多余,只有当对方消失之后,你才觉得舒服。
此时你的心已经被“烧得滚烫”,就剩下熄灭了。
如某女说:“你咋不去死呢?”或者“你不死,我死!”
我的一位表姐,对待她老公就是这样。
哀大莫过于心死
真正的心死,就是心中对对方已经没有火焰了,他在你的眼里连熟人都不是了。
他是空气,你是石头;他是干冰,你是雪糕,你俩谁也荣不了谁。
就算你俩碰到一起,也不会多看一眼。
此时的你,绝对不会对他产生一丝涟漪,好像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个人。
当一个女人对前任表现出出奇地沉默的时候,就是“哀大莫过于心死!”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麻烦动手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