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乾隆6下江南是对还是错?
乾隆六下江南乾隆下江南,有得有失,有利有害。先温习下乾隆,我们再回答问题
乾隆的一生 ,顺风顺水,是幸福的一生,是皇帝中的“战斗机”。是爷爷康熙、爸爸雍正的“宝贝”(初封宝亲王),十岁时,康熙见而惊爱,养育宫中,自任老师 ,亲自讲课,走那带那,爷孙感情很深。据说雍正之所以在夺嫡中脱颖而出,于乾隆有很大关系,康熙为了让乾隆为皇,才传位雍正。雍正继位之初,即密立乾隆为储君,所以,乾隆继位毫无悬念 。成年登大宝 ,继承了爸爸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甚至是用少活十几年的代价换来的一片大好江山。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我们先看乾隆六次南巡的时间:
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乾隆先后六次巡幸江南,几乎每隔几年就出去一次, 最短间隔三年。这是为什么呢?
乾隆自己给自己巡幸江南的理由大致有四点: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南巡之例,建议允其所请;三是江浙地广人稠,应该前去,考察民情戎政,问民疾苦;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
官方总结乾隆六下江南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士绅、培植士族、阅兵祭陵。
纵观乾隆一生,笔者赞同并认为乾隆六次南巡的真正目的主要是:
•极力笼络前朝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大夫。具体表现:接见、安抚、起用、恩赏陈世倌、史贻直、高斌、沈德潜、钱陈群等德高望重、文坛北斗 ,在江南士绅中产生了良好影响。
•虚荣心作怪,一心想要效仿爷爷康熙。具体表现:康熙一生也六次南巡,乾隆六次南巡 ,前两次和康熙一样,以浙江杭州为终点。
•虚荣心作怪,烧包,炫耀国力。具体表现:在嘉兴和石门镇阅兵;登上绍兴会稽山祭禹陵的行为。沿途排场很大,首次南巡从北京出发,同行的有老妈、大小老婆,还有随从大臣、侍卫人员,达2000余人 ,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威风凛凛。
•安抚江南民心、看看耗费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具体表现:减免税赋,第一次南巡时,谕免乾隆元年至十三年江苏积欠赋银228万两、安徽积欠 30万余两,及浙江应征银30万两。二次南巡,谕免苏、浙、皖三省二十一年以前积欠钱粮,又免浙江漕银20余万两。三次南巡,谕免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三省积欠钱粮,又免浙江漕银等项27万余两。四次南巡,谕免江苏、安徽钱粮143万余两及浙江13万余两。五次南巡,谕免江苏、安徽三十九年至四十四年欠银130余万两。六次南巡,谕免江苏、安徽欠银130余万两。总计六次南巡免银在1000万两以上。
•野史造谣生事说。说:乾隆即位为帝以后,知道了雍正不是自己的亲爹后,便六下江南,探望亲生父母,并且六次南巡之时,有四次住在陈阁老家的安澜园,以便和父母相聚。——笔者认为:纯属扯淡!
后世史学家研究认为:江浙人杰地灵,丰稔年华。没有江苏、浙江这两个省巨大的财政收入和士大夫的支持,清朝的统治是很难巩固的。牢固控制住江浙,充分利用江浙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发展其“盛世”,这就是乾隆六下江南的根本原因。
知道并和大家一起研究了乾隆六次南巡的目的,我们目前先得出一个结论:乾隆六次南巡是对的!
但是,乾隆六次南巡不是自淘腰包的,带着几千人出行,完全是公费报销。吃、住、行不说,乾隆还陪老妈游山玩水,登烟雨楼、观金山、游遍苏州园林等。特别是在西湖,乾隆流连忘返,泛舟湖上 题诗作赋,好不快活,竟一住12天。这是要花钱的,谁出?公费。像这样公费游山玩水的事情,乾隆干了很多。人家到底是个皇帝,笔者给人家一个面子吧,不在一一举例臊人家的毛了。
(乾隆南巡犹如此图,很威风但好笑)
不说了,总之 ,一句话:好大喜功、奢侈浪费都叠印在他南巡的履痕足迹中。放在今天,只有美国总统特朗普敢这么摆谱(不信,看官们可以查查,特朗普出行,花费也是相当的惊人的)。
乾隆是这样回答李煜说史先生的提问:“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可见,乾隆帝把南巡作为他生平最重要事功之一。
但乾隆六下江南,开支浩繁,成为乾隆中叶国势渐衰的原因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晚年的乾隆也可能已认识这点了,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
这就是历史:谁能说得清?
正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