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容易生气?
过去有一段时间有书君常常生气人为什么会生气,明明知道生气不好,还是遇到事就忍不住要生气。
有的时候我也想是不是血型、性格的问题?还是身体健康有问题,到了最后才发现跟自己思想观念存在问题有很大关系。
生气是情绪能力控制较弱的表现,跟个人控制欲望强、性格追求完美等因素有关。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容易生气?
1、来自于原生家庭、身体状况的影响
一个来自火爆脾气家庭的人,自己也容易一点就着。
气质遗传和言传身教的影响,使得容忍性差、性格急躁的父母多会培养出容易生气的儿女。
我们看到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更年期综合征期间脾气暴躁易怒,常常生气,一般人生病、吃热上火的时候也比较容易生气。
2、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对某事、某人有期待,当达不到自己的预想时就失望、不满、愤恨,生起气来连自己都害怕。
观念有问题,该生气的时候生,不该生气时也生,像个小孩子一样不懂事。
小孩子常常会生气,是不会表达情绪的表现,也是一种需要安慰寻求自我保护的方式。
作为成年人,心理不成熟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应该满足自己的愿望,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而不知道应该靠自己,也不能多角度考虑问题,最后常常是失望透顶,就生气不断。
动不动就生气,其实跟别人无关,是因为自己的信念系统和价值系统认同的范围太窄,所以别人一些行为很容易触犯自己的准则,使自己不高兴了就生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统和价值系统,但有的不够成熟。
比如过去有书君就认为先生不应该喝酒,所以每次他喝酒就会很生气,互相之间就要发生争吵。
认为他喝酒就是一种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他要能够控制自己才是对的。他却认为我是想要控制他的生活,这是错误的。
其实是我希望他多陪伴自己,一看到他喝醉酒的样子就会生气,确实是想控制他的行为。
后来,自己转变了认知观念: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朋友圈,他是成熟的成年人,不用别人控制。
然后我把发泄情绪变成表达情绪,跟他说我担心他的身体,让他少喝点酒。渐渐地他从被迫改变变成了自觉改变,我生气的次数就大大减少了。
3、个性敏感、自卑、心胸狭隘
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生气了对家人或外人的反应不同。
许多男性在外面脾气很好,回到家里就变成另一个人,火气大、抱怨、指责,这样的人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个性敏感、自卑、心胸狭隘。
能力不足的人也特别容易生气,他们在单位受了别人的气,不敢当面怼回去,就借酒浇愁,喝了酒以后找弱者发泄。
还有的人专找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服务员发火,对环卫工施爆,找反抗能力弱的女人孩子泄愤,
“”生气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生气时,愤怒会让情绪带来巨大的冲力。
人在生气时短时间内的思维状态和自我意识会降到最低,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怒伤肝””,更有可能会给别人带去伤害,伤害自己的家人。
有书君提醒大家,知道了容易生气的原因,就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要上怪天下怪地,中间怪别人,要怪就怪自己自控能力太差。
要积极乐观向上,面对困难的时候找问题、捋情绪、把认知和情绪分开,把表达情绪和发泄情绪分开。
请记住:善于理解的人不容易生气,有安全感的人不容易生气,把握得住自己情绪的人不容易生气。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不生气?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刘玲(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刘玲):
刘玲,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现任成都博思飓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培训总监,擅长结合中西方心理学做沟通,情绪,婚恋方面及个人成长的培训及咨询。 是人都会食五谷杂粮,所以多少都会有点脾气,都会有自己的喜好厌恶,只是要看对方是否值得自己生气或在乎罢了!
一个高情商的人其内在自我价值感也非常高,他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那些无关痛痒的人和事都不会在他的心里留下一丝痕迹,更多的时候他会严守人际之间的界限,如果值得他上心的人和事,那一定与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信念价值有关联,此时他会选择尊重对方的意愿,即便是损失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因为在他的人生信条里,看到对方更重要。
对自我认知越高的人越不轻易生气;因为他知道每一次事件所引发的情绪起伏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所以他会珍惜每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通过外在的影像不断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怎么还会生气呢?感恩都来不及呢。
定期释放自己情绪的人也不会随意生气;当我们把自己以往沉积的情绪垃圾定期清理出去以后,就不会轻易的被外在的人事物撩拨,有如一面干净如新的镜子,内外都光洁清晰;不过有一点要知道即便是定期清理,可能某一天依然会被某个未知事物引发出更极端的情绪,那么这一定是生命中未被发现的尘封印记,因此就要恭喜自己,又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正在等待被开启。
多增加见识和拓宽视野也可以让自己心胸宽广,有句话“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所以当你见多了识广了,看见各种稀奇古怪的人或事,也会报以一笑了之的态度。 如果可以去看看历史或者时间简史之类的书籍,你会通过这一类的书,发现所有的人都只是宇宙浩瀚中的一颗砂砾或尘埃,没有谁比谁更优越,最终都会走向一个归宿,所以且行且珍惜这句话才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是幡动还是风动?这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下去的话题!
为了更好的服务头条读者,妇专委组织专人成立了,头条读者微信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详询请发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