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过去过年为什么要供灶王爷?
过去,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里都要贴灶王爷的像灶王爷。白天把屋子打扫干净,糊上新的窗户纸,傍晚时分把灶王爷像贴在锅台侧面的墙上。
记得那时的灶王爷像并不漂亮,是用一块刻有灶王爷的木板上涂上墨水,然后把一张白纸覆盖在上面,揭下来后反面贴在墙上,底下的盘子上放两块粘糕。我们这些小孩子对灶王爷像不感兴趣,惦记的是盘子上的粘糕。
每当要伸手拿粘糕都被母亲制止,告诉说必需要等到送走灶王爷后才能吃,灶王爷吃不到粘糕,上天就不会给咱们说好话。
还记得灶王爷像干净不了多少天,一个月左右就变得黑糊糊的了,因为用柴锅做饭,烟熏火燎了,很容易熏黄了,然后变黑了,有时还被灶王爷像吓一跳。
实际上,供灶王爷没几年,后来破四旧就不供了,所以这已是50多年前的事了。
我国民间供灶王爷有很早的历史,过去人家多数祭灶神,俗话就是“送灶王爷”、“送灶”。还记得很多家都贴灶王爷,有钱的人家贴的灶王爷像是买来的,花花绿绿的比较好看。
为什么要供灶王爷,大人们挂着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民间传说,岁末时,灶神老爷都要上天禀报,自己所在的这一家,一年都做过什么善事,干了哪些恶事,他的心理有一本账,要拿给玉皇大帝去看,玉皇大帝根据这家人的善恶情况,决定对这家赐福或者给予灾难的惩罚。
所以,人们供灶的目的上讨好灶王爷,用粘糕、糖瓜粘住他的嘴,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就不会告状和打小报告了。
到除夕时,各家又把灶王爷接回来,在摆上饺子和一杯酒,一家人高高兴兴,一年都平平安安。
祭灶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带有幽默色彩。
宋代诗人范成大曾的《祭灶词》,对祭灶的习俗写得很详细: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看得出,范成大下的本要比我们大多了,大方的没法比。
宋朝时,还有一种把祭灶与邻居分享的习俗。陆游有一首《祭灶与邻曲散福》的诗: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陆游还有一首《农事稍间有作》:
架犁架犁唤春农,布谷布谷督岁功。
黄云压檐风日美,绿针插水雾雨蒙。
年丰远近笑语乐,浦涨纵横舟楫通。
东家筑室窗户绿,西舍迎妇花扇红。
我方祭灶彻豚酒,盘箸亦复呼邻翁。
客归我起何所作,孝经论语教儿童。
教儿童,莫匆匆,愿汝日夜勤磨砻,
乌巾白紵待至公。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宋朝时人们通过供灶神,增强与邻里的和睦,教育孩子懂得孝道等做人的道理。
过小年,为什么要祭灶王爷?
灶神是中国民间最普遍信仰的神祗之一,其祭祀习俗,自先秦而起。
灶神也有“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别称,顾名思义,是古代神话中专管饮食方面的神灵,晋代后,灶神便被添加入了些的别的元素,可以督察人间善恶,渐渐成为司命之神。
灶这种东西,自人类掌握用火的技术术,便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灶神的崇拜由此而兴,甚至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毕竟道教至高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或者佛家的佛祖,乃至于后来居上的玉皇大帝,都离人们的生活太远。
关于灶神的源起,说法较多,莫衷一是,在此列举几个。
一说灶神乃上古帝王或其后裔,如《事物原会》称黄帝创造了灶,死后被委以灶神之位,《淮南子·氾论篇》:“炎帝作火而死为灶”,《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吕氏春秋·孟秋》“其神祝融”,由此可见,在上古帝王说中,火神祝融是灶神的“呼声”最高,祝融是谁?“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除上古帝王外,有鬼神、精怪演变说,如《仪礼·特牲馈食礼》“卒食而祭爨、雍爨”孔颖达疏:“爨者,老妇之祭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文献通考•郊社一九》“司命则司命星下食人间,司谴过小神”,西晋司马彪说,“灶神,其状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所谓的“髻”,即灶中的鬼,《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王基家贱妇生一子,堕地便走人灶中。辂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又有《白泽图》等“火之精曰宋无忌”。有的人相信灶神是一对夫妇,所谓“灶公灶母”便来源于此,据《荆楚岁时记》载“灶神名苏吉利”,又有《玉烛宝典》引《灶书》“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
也有人死后成神之说。《酉阳杂俎·诺皋记》中提到灶神名叫张单,乃一陈世美的另一版本,因羞见于休妻,钻入灶内,身死而成灶神;也有说是一贪官以馋著声名,累穷百姓,一仙家以法制其于灶台,使之只能看着百姓吃。
灶神来源远不止这三种说法,我们就讨论到这里,现在看看灶神的职能。
灶神虽受人们的奉祀,实际上却是类似于锦衣卫之流的小报告“专家”,每年都要上天一趟报告主人家的善恶,以便来年的奖赏、惩治,这其实包含了人们对仙家惩恶扬善的向往,实质上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心理。不过,基于其“锦衣卫”的职能,人们还是会在这一天好吃好喝地供着灶神,希望它到了天上能美言几句,甚至有人摆上美酒,意图将其灌醉,使之少打几个小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