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的光,谁是你最美的风景?为什么?
缘份的天空情动的光,情海的深浅,谁也说不清。有些人,一旦遇见,便是一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有些情,一旦眷恋,便海枯石烂。正如你我,冥冥之中,上天好像自有安排,万千人海中,遇见你,我毫无征兆;爱上你,我不由自主。因你的陪伴,对你的柔情似水,感情空白的我被你彻底束缚,无法逃脱。原来爱情是含笑饮毒酒,情如风雪无常,一动即殇,从此陷入了情海的漩涡。
在这花开的季节,我遇见了最美的你,生命也开始显现出美丽的光彩。缘份不是诗,比诗更美;不是酒,比酒更浓。假如,我们不曾相遇,怎能懂得意境的唯美,浪漫的甜蜜,纵然心碎在思念里,依然美丽!因有你,任他人风情万种,只对你情有独钟。在五颜六色的梦境中,我期待我的世界,天蓝草绿,云淡风清,在这如诗般的邂逅中,将满腔痴情化作最深情的字句,洒满诗笺,与你携手,翩跹彩蝶双飞,一起看日出日落,看四季交替,共话私语,共温一帘幽梦,共渡今生烟雨旖旎的轮回。
然而,一场机遇已是缘尽,一如烟火落下的薄凉,一场绚丽的开放已是开至尽头的荼靡。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生的风罢了。在这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义无反顾,哪怕为爱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无奈的情深,却奈何缘浅!快乐才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我们一直在逃避,一直不想去面对,但很多事实残忍的摆在面前,万道坎壑阻挡了我们,无可逆战。对于我们最大的遗憾,不是错过了最好的人,而是在遇到那个最好的人时,却是错逢时。有缘无份的我们仅半路擦肩而过,属于我们注定是无法厮守终生的爱情,只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遇见的一道最美风景。一切全败,你无法逃脱世俗的眼光,走出现实为我久做停留。爱不是占有,我也只能忍痛放手给你幸福!
人生如梦,缘起缘灭,终然是今生的一场劫,你注定是留在我心口的一粒朱砂,是我心中永远也磨灭不了的最美风景!落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未泛黄;枯叶败,一空泪,你的影子剪不断。我可以经得起心脏的千疮百孔,可以接受感情的支离破碎,却不愿喝下忘情水,忘记曾经牵肠挂肚的你。自别离,多少个不眠长夜,我只能读你的名字朝朝暮暮,伴你的温情入梦,所有的心事被回忆定格。就是这一段醉心又伤痛的轮回,让自己在爱与痛里挣扎,迷离失所,在水的一方眺望着另一方,终是南柯一梦,这种苦痴塞满心头的日子不知何时有个终结呀!
什么是人性?人性本来是善恶呢?
人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高度进化的共同的社会属性,从哲学的角度讲还具有普遍的阶级属性,是建立在生命存意义上物质认知。
“性相近,习相远”。孔子将人性分为与生俱来和后天培养,为“人之初,性本善”作诠释。从本质上讲,不存在善与恶的划分,它是建立在遗传学基础之上,在社会实践中构建,经过人主观认识与客观分析后,产生的一种世界观的思维外现。
人性的善恶是不存在本来之源。比如说老鹰为了雏鹰杀死兔子,从生命概念上讲一生一死,善恶明显,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说却维持了生态平衡,具有善的意义。所以人性又包含了本能与遗传的因素,角度不同,善恶的界定标准就大相径庭。实践中,善恶表现在行为人的反应上,与一个人的社会实践、认知能力、情感历程等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因此,性本无善恶,习而区分之。这也就引发了关于“性之于善,还是善之于性”争论。人是有善恶之分,性本无善恶,恶人恶性,善人善性,不言而喻。
如何理解“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缀文者:指作者。观文者:指读者。披文:阅读、分析文章。入情:进入作品规定的情境中,指被打动。这两句大意是: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泉涌,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打动。
这两句话从作家、作品、读者三方面论述了审美活动的完整过程,并强调了真情实感对于作品的重要性。可供引用论述或说明只有当作家胸中感情澎湃,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才能写出好作品,打动读者的心灵。如果仅仅为文而文,矫情造饰,那么即使勉强成文,也不会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