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三部曲,曹操是否真的有心匡扶汉室?
为了回答题主这个问题,我专门查阅了《三国志·曹操传》等相关史料基地三部曲。
通过传记的记载,我认为在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时,曹操还是真的有心匡扶汉室的。
但在联军讨伐失败,各自溃散之后,曹操已经没有了匡扶汉室的心思。
董卓之后,汉室已经名存实亡,任何人已经无力回天啦。
建安元年,曹操奉迎天子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事实上已经开始为自己打天下啦。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01
匡扶汉室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从此开始,曹操正式踏入仕途。
胸怀大志的曹操,一心想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曹操一到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百姓,只要犯法,一视同仁。
曹操雷厉风行,果断决绝的工作作风,很快就收到成效,社会治安得到良好的改变。
曹操初露锋芒,展示了很高的政治智慧和施政能力。
但由于汉末时期,政治已经非常腐败,曹操很难有所作为。
针对时弊,曹操屡屡进谏,但不被采纳,对此很感失望。
之后,爆发了黄巾军起义,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曹操立下了大功,得到了朝廷重用。
但是,朝廷卖官鬻爵,荒淫无道,日益加重。地方豪强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社会大动乱的局势已经在所难免。
曹操毕竟资历太浅,在朝廷人微言轻,也就无所作为。
在此期间,一些有野心的人,也知道曹操的能力,都希望拉拢曹操,与之同流合污。
曹操隐居期间,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汉灵帝,另立合肥侯为帝。
王芬等人联络曹操,希望他加入,但遭到曹操拒绝。
董卓控制朝政之后,看到曹操手中有部队,也是实力派人物,也想拉拢他。
但曹操感到董卓倒行逆施,必不长久,就不愿与之合作。由于害怕董卓陷害,就逃离京师。
在这一时期,曹操只是一门心思想做出政绩,成就自己的理想。
面对混乱的局势,仅凭着一腔热血报效朝廷,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但没有确定的人生目标。
在逃离京城,返回陈留起兵后,开始联络关东诸侯,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此时的曹操,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十几年的政治历练,使他认识到,只有掌握一只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时候的曹操,应该是还有匡扶汉室的意愿的。
如果说这时的曹操就有了想称王图霸的梦想还不现实,毕竟他还不具备这个实力。
02
“挟天子以令诸侯”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联军征讨董卓。
曹操起兵之时,深知朝廷已经腐烂,匡扶汉室只能寄希望于外臣联盟。
但在关东诸侯到达洛阳周围之后,却各怀鬼胎。几乎都是意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无意顾及朝廷的命运。
此时的曹操,意识到企图依赖外臣匡扶社稷也已经不现实啦。也就彻底失去了匡扶汉室的意愿。
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啦,任何人都无力回天啦。
此后的曹操,也开始了与地方诸侯争权夺利、抢占地盘,发展自己势力的争斗。
王允、吕布联合诛杀了董卓,汉室出现了恢复的一线希望。
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董卓部将李傕、郭祀等人带兵杀入长安,控制了朝廷。
刚刚出现的唯一曙光,随之熄灭啦。
至此,汉家朝廷已经彻底失去了掌控力,中央朝廷已经是形同虚设。
想不到的是,几年后,汉献帝一路艰辛,于建安元年(196年),又回到了洛阳。
此时的献帝,犹如烫手的山药,无人接手。
曹操权衡利弊,接受荀彧等人的建议,力排众议,把献帝奉迎到许都。
这时候的曹操,想得恐怕只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没有匡扶汉室的打算啦。
尊奉天子只是曹操图谋霸业的需要,而曹操所做的一切已经不再是为了汉室。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衣带诏事件败露,被曹操诛杀。此时曹操的心一定是拔凉拔凉的。
加之外部袁绍,刘备,孙策,刘表等都虎视眈眈,即便是铁石心肠,恐怕也彻底失望啦。
作为文学青年的曹操,追求梦想的小船,至少从此时此地就开始起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