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学,玄学和迷信的区别是什么?
玄学和迷信的区别相差太远了什么是玄学。
玄学是深奥,演变好象无踪无迹,实际上是有依据可遁的,才可以推算出很多未来的事情。其实玄学都是以阴阳变化,遁环,生克旋迴而取得效应结果。当然也有各种公式论算,所推断各种事物来源和因果。如易经,风水之类谓之玄学。
迷信是杳茫无处,好象四维而无定,是人的空间理想,是精神寄托的一种唯心需求。如烧香拜神向菩萨提出自己的要求与愿望,望能实现的虚杳希望。当然迷信也有好的方面,是劝人行善不造恶,用神灵来感化做人凭良心,多积德,这也是才取之处。
玄学和迷信不是同一概念,不可混杂而论。有人把玄学和迷信混为一谈,这是相当错误的概论。
玄学究竟是一个什么层次的存在?
“玄学”,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约公元220-420年间,也就是中国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
在国外,“玄学”也有专用译名,英语是“Dark Learning”。大概因为汉字的“玄”,有“黑色”的含义。
国内很著名的百科全书,使用“metaphysics”作为“玄学”的英文译名,这应该不很贴切。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哲学家西周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翻译西方的“metaphysics”,由此产生了“形而上学”和“哲学”二词。
清末,严复将“metaphysics”译为“玄学”,但响应者寥寥。最后,人们还是接受了“形而上学”和“哲学”这两个说法。
“玄学”译为“metaphysics”,大约是这样倒推回去的。
当然,后世亦有以“玄学”泛指一切抽象理论的说法,这多少带有贬义了。
“玄学”之得名,因这一“流派”依托“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立论,来宣扬自己的思想。
《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既被认为是指道家学说,又包含深奥、玄妙之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曰:“庄、老、周易,总谓三玄”。
“玄学”的创始人,是三国时曹魏大臣何晏以及魏晋经学家王弼。
这两个人,依据道家思想,主张“贵无”,认为一切存在物——“有”,皆由“无”产生,因此要以“无”为本;并认为,“名教”,即“伦理纲常”出于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在这两个人之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和西晋太傅郭象,反对“无”中生“有”之说,认为万物“自生”、“独化”;不过他俩也认为“名教”与自然一致,当时的统治秩序完全合理。
另外,阮籍、嵇康、裴頠(wei)等,亦是“玄学”代表人物。
概括来说,魏晋“玄学”,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把《老子》《庄子》所讲的“玄”看作“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把探讨“有无”,作为探究世界本体的基本内容。这也是其哲学核心。
第三,以解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其哲学目的。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第四,以“辨名析理”,作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玄学”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五,以“得意忘言”,作为其哲学研究方法。“玄学”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经”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等方法。“玄学”并以《老子》《庄子》思想注解《易经》《论语》。
或曰,魏晋“玄学”,是为了抵制汉代儒学。这个说法未必准确。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汉儒学迅速衰落,很多经籍亦大量亡佚。
此时的一些贵族知识分子,看到包括“名教”之学的儒学对于治国济世作用有限,因此觉得必须“另辟蹊径”,这才形成了以老庄为主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潮流。
“玄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要的“道”“儒”融合。
而且,这种融合,对此后的“儒”“道”“释”融合,亦有重要影响。
所以——
第一,“玄学”兴起,是源于汉代儒学衰落,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形成的。
第二,“玄学”来源,是汉代道家、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而成的。
第三,“玄学”风格,是由汉未魏初的“清谈”之风直接演化的产物。
“玄学”,一方面,反映了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严重乱象之不满;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人力图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提供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武器。
这与豫章太守梅赜伪造一部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是同样的出发点。
“玄学”,既有其“玄而又玄”的空谈一面;同时,又标志着中国哲学在着重探讨现象世界之后更根本的本体上的一次飞跃。
东晋以后,“玄学”逐渐衰微,但其影响极为深远。
前面说到,清末民初,曾有过以“玄学”指代哲学的情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现在,有必要仍以“玄学”称谓一个学问门类或一种学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