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一大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出处是哪里?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一俗语,虽然一直难登正规写作教程的“大雅之堂”,但我们却常能在讨论写作学习之道的不经意间与其“邂逅”天下文章一大抄。
此语朗朗上口又不乏幽默、调侃的味道,笔者不知出自何朝何代何典,但可推测,其最适合于嘲讽明清之际“以文取仕”的弊端,最能概括其间“应试”的“雕虫小技”。
因为,自古以来,统领写作学习之道千百年的,理应是“诗言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和当今风靡世界的写作教学改革的“要向生活靠拢”等,而明清时的科举考试,要求文章内容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程朱理学观点为评价标准,不允许丝毫发挥己意;要求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即极端形式主义的“八股文”,教条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面对如此思想僵化、样式死板的作文要求,“抄”几乎只能是必然选择。所以,这句以“抄”为标志的俗语,应运而生,形象、生动的囊括了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一脉相承,严重束缚考生思想与能力发展的作文特点,同时也巧妙的点出了“应试”的对策——“抄”。“抄”什么?当然一是僵化的思想内容,二是模式化的表现形式。
怎么抄?这也不复杂。查阅辞书可见,“抄(钞)”,一是“誊写”,二是“照着别人的作品、作业等写下来当作自己的”。据此,或者是“克隆”,或者是“抄袭”,只是要因人而异,因“情”制宜,各取所需罢了。并在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一套颇有“立竿见影”之功效的“抄”的模式和另一种蔑视“知识产权”的“剽窃”之风。
对于培育这种崇尚“文章抄技”的文化专制,古今都不断的有人揭露抨击,《病梅馆记》脍炙人口,古今文学家塑造的科举制度受害者范进、孔乙己等等诸多文学形象,在国内也几乎是妇孺皆知,而“寻章摘句老雕虫”更是古人对那些只会死读书,生搬硬套前人章法、词语而没有任何创造者的嘲讽。
天下文章一大抄,抄的技巧是
抄的技巧就是:继承与发扬。
继承就是要将前人的东西嚼烂、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发扬就是用别人的形式的外衣套自己思想的肉体。这样一来,超过前人的东西都是很有可能的。
比如在诗歌上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元 萨都刺的《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 泣。
到而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这首词在化用前人诗句上也较成功,如”王谢”两句出自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听夜深”句出自刘的《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等,用得贴切,加深了题意。
周邦彦的词中也是“抄”的同样的诗歌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全词仍然是化用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石头城》、《乌衣巷》(还化用了古乐府《莫愁乐》)。
别全抄。像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
文章本天成,算是鬼斧神工吧,抄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巧夺天工。嘿嘿
至于技巧,知道你得抄完自己念念,别前言不搭后语。
天下文章一大抄出处是什么
天下文章一大抄是古代的一句俗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和作者。这句话化用自清代孙洙编辑的《唐诗三百首》的序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读唐诗三百首,即使不会自己作诗也会吟诵诗歌。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古人的智慧,体会作者的内在思想感情,从而能够吟诵。清朝乾隆进士、蘅塘退士孙洙的这句名言,流传二百余年,至今脍炙人口,常用来阐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或者指长时间被诗词熏陶,怎么也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