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郭兰英,如何评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感谢邀请歌唱家郭兰英。本人80后,小的时候,家里父母常听的磁带有李谷一,蒋大为、李双江、阎维文等老艺术家的歌,当然也有郭兰英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朗朗上口的经典歌曲,而我奶奶更爱歌剧《白毛女》。我所熟知的是南泥湾,她那独特的高音,唱腔优美,让人听过之后,声音总是在脑中回响。当歌曲的前两句唱出之后,不知道和我同龄或是比我年长的朋友有没有马上就能跟着曲调接着唱下去的共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
郭兰英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歌唱家,为中国的新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歌演唱做出了历史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她代表了歌剧的黄金时代,代表了民族歌剧的历史。郭兰英1929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经历旧中国、解放战争、新中国的不同时代,但唯有她的歌剧穿透了不同年代,一直在时代回响。她六岁学戏,七岁登台表演,在1946年时,因看了一场《白毛女》,而毅然的离开旧戏班,参加华北联大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
解放前,以《白毛女》闻名。在新中国建立的前夕1947年,解放战争打的如火如荼,郭兰英随华北联大文工团在石家庄首演《白毛女》即得到强烈的反向,随后又表演理论《兄妹开荒》《血泪仇》《王大娘赶集》等具有启迪、宣传和教育意义的歌剧,因此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倾心的喜爱。1949年4月随青年代表团赴匈牙利参加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一曲《妇女自由歌》,唱响整个联欢节,因此获奖,也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贡献了一份贺礼。
新中国,民族歌剧的巅峰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演出新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春雷》、《窦娥冤》等知名曲目,其受欢迎程度,遍布了街头巷尾。1962年《白毛女》修改复排之后在天桥剧场公演,许多观众为了看郭兰英的演出,不惜在剧场售票处门口彻夜排队,这放在今天也就在没有网售火车票时,才有如此壮观的排队景象。这个时期的郭兰英更可以说是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代表,小时候郭兰英生活苦,母亲迫于生计将她送到戏班,后来投身革命,与旧的文化决裂,投身到新歌剧的事业,这在新中国初建的年代,这样的事迹可以作为典型。
坚毅的性格,铸就民族歌剧的“郭派”。1963年,郭兰英在北京举办了独唱会,这也是我国民族歌唱家举行个人独唱会的先河,演唱了包括民歌、戏曲和歌剧等不同风格曲目。周总理亲临现场,并赞扬她为发扬民族声乐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几乎在中国的任何一个革命时期都有郭兰英的代表作,很多经典曲目一直流传至今。即使在动档的十年,她不向任何人低头,坚持不写效忠信。后来重排《白毛女》,已经是熟烂于心的曲目了,但她依然一次次,重复多次的演练,直到完美,也正是这样坚毅的性格,使她的艺术生涯在中国文艺舞台上历经六十多年而不衰。
80年代后,郭兰英致力于教育,希望能将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并发扬光大。作为新旧中国的见证人,她将歌声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是在民族声乐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代表着着民族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
我是薄面贫生,感谢您的评论和关注。
郭兰英简介,尝尝唱唱歌?
郭兰英,著名歌剧、晋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1930年,山西平遥香乐村人。她幼学山西中路梆子,12岁在太原开化寺戏园初次登台,一举成名;14岁在张家口挂头牌,享誉塞外剧坛;1946年秋,她在张家口离开戏曲团,参加华北联大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演出秧歌剧《王大娘赶集》、《夫妻识字》和《兄妹开荒》等;1947年加入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边学习边参加演出;1948年8月转入华北大学文工一团,同年在石家庄首次演出《白毛女》获得成功;1949年以《妇女自由歌》灌制了第一张唱片。建国后,她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实验歌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担任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她于1982年告别舞台,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在广东番禺创办郭兰英艺术学校,任校长。1989年荣获首届金唱片奖。
郭兰英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韵味,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由于她戏曲功底很深,演唱兼蓄神、情、形、声、腔、字六艺之美,所以她所扮演的人物,达到了歌唱与表演的高度和谐统一。主演的歌剧剧目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窦娥冤》、《红霞》等。她的歌曲演唱也独具艺术魅力,代表曲目《绣金匾》、《翻身道情》、《南泥湾》、《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八月十五月儿明》等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