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是太监吗,秦始皇手下的赵高为什么能得逞?
赵高是典型的“官二代”赵高是太监吗,他是秦国宗室远亲,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他的官职是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
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很得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而太子扶苏却这样的巧言令色的人很是反感。
赵高自知如果扶苏将来继承皇位,当了皇帝,他便成了“昨日黄花”,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把赏识自己的胡亥推上皇帝宝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很快,赵高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年逾半百的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群臣们万分着急,秦始皇却认为这是小事一桩,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最后来到一个叫沙丘的地方。这时的秦始皇已病入膏肓。
风寒所染之下,秦始皇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死前,秦始皇下了一道圣旨:把兵权交给蒙恬,辅佐太子扶苏。意思就是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太子扶苏。
赵高暗中扣下遗诏,然后,通过花言巧言,说服了朝中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李斯。随后赵高联合李斯制定了两步走的方针路线。
一方面秘不发丧。对秦始皇的死秘而不发,火速回京。为了掩盖尸臭味,鲍鱼派上了用场。另一方面假传圣旨。在火速回朝途中,一封由赵高主笔,李斯做技术总监的“伪诏书”却早已飞到了上都。伪诏书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边境营帐里的扶苏接到敕命后,二话没说,挥剑便自刎了。蒙恬没虽然没有选择自裁,但主子已死,已是孤掌难鸣噩运难逃。他最终被赵高落井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大牢,最终被处死。
在这场宫廷之争中,赵高之所以能成功,除了胆大心细外,还离不开李斯的配合,以及扶苏、蒙恬等人的“不懂政治”。
胡亥夺位后,赵高把持朝中大权,随后,赵高又以“莫须有”的罪名除去了李斯这颗眼中钉。
没了李斯,赵高的权力一手遮天。为了除去朝中的异已,赵高甚至上演了“指鹿为马”的闹剧,
待那批指鹿说鹿的朝臣被革除后,朝廷只剩下指鹿为马的人了。从此,秦朝成了赵高的天下,而胡亥不可避免地成了“傀儡皇帝”。
为什么说秦亡于赵高,而非项羽?
赵高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而项羽、刘邦只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过程。封建王朝的宦官专权时代里,赵高算是臭名昭著的早期代表之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长河中,秦、汉、唐、明均有严重的宦官乱政,但尤其以赵高出现的时间最早、教训最甚!
这位始皇帝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梦想的“万世基业”竟然葬送在一个小小宦官手中。秦始皇吞并六国,北伐匈奴,他在位时期的秦朝声势可谓滔天。然而立国后不到14年,秦朝就灭亡了,其中赵高才是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不能不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现象。那么,臭名昭著的赵高究竟做了哪些事才导致秦朝灭亡呢?请往下看。
第一、矫诏作乱,扶持幼主。什么意思呢?秦始皇去世时,正值出巡的途中。赵高与李斯擅自做主,拥立秦二世胡亥。秦二世胡亥即皇位违背了封建时代“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传统。秦朝末年,被苛捐杂税,繁重徭役压迫的农民纷纷造反。陈胜、吴广起义时,曾说到“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第二、逼死扶苏,杀害蒙恬。胡亥登基以后,赵高等人编造始皇帝的遗诏,害死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与大将蒙恬。蒙恬督师30万防御匈奴,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后来的项梁、项羽反秦时,秦军中几乎没有可以对抗项羽的人存在。
第三、迷惑君主,堵塞言路。赵高杀戮始皇帝留下的旧臣,并向秦二世隐瞒农民起义的实情。怂恿秦二世享乐,集大权于一身。章邯在前线战败,向中央求助,赵高却压下奏章,不采取任何措施。等到事情败露,赵高又杀死胡亥,册立子婴。全盛时期的秦王朝轰然倒塌,赵高有极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