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满杏林,杏林文化 是啥意思呀???
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 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医技,与当时的华伦、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 医”。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恶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药丸一粒塞入 刺吏口中并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消之,食顷,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张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颜 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
类似的记载详见于《神仙传》中,由此可见董奉医术的高 明。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 :”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 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 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欲满杏林;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 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 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 达二万余人。
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 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 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 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与杏林一词相仿,”悬壶”也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典出《后汉书》及《神仙传》,与道医壶公有关 《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云:”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 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 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曰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 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后长房欲求道,随从人山中…,”这段颇为神奇的记述也见于《神仙传》卷 九《壶公传》中,声称”壶公者,不知其姓名。
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余卷 ,皆出于壶公……”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因常悬一壶于市头卖药, “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这一典故流传甚广,至今人们日常语言中还有”你 胡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的口语。
“杏林”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杏林中人”指从事医学事业的人,“杏林之家”常用来形容一家人 医术都很高。那为什么把医学界叫“杏林”呢?据说这与东汉末年的神 医董奉有关,语出自《神仙传》:“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 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 然成林。
”
董奉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与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 “建安三神医”。他早年学医,信奉道教,民间流传着很多他治病救人的故 事。交州太守杜燮(一说吴士燮)病危,僵死已经三天。董奉恰好路过, 用水替他服下三粒丸药。不一会儿,病人手脚就可以动了,肤色也渐渐缓 和过来;一天后即能坐起,四天后可以说话,不久完全康复。
有一个县令 的女儿得了怪病,多方请求名医无效,请董奉医治就好了,于是县令便把 女儿嫁给他为妻。
董奉晚年隐居庐山,替人治病从来不收取钱财,只要求治愈的重症患 者栽杏树五株,轻的栽一株,四乡闻讯赶来治疗的父老乡亲络绎不绝。时 间长了,整个庐山南坡都栽满了杏树。
等到杏子成熟的时候,董奉就把杏 子分给贫穷人家或流离失所的饥民,要不就储藏起来,卖了钱赈济灾民。 据说有老虎主动前来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吃,这便是“虎守杏 林”的典故。董奉深受老百姓爱戴,他死后人们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 仙坛来纪念他。
董奉的高超医学技术和高尚的品德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后来我们常用 “杏林”来代指医学界,用“杏林春暖”和“誉满杏林”来比喻那些像董 奉一样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