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红巨星(#科普微故事#恒星坍塌)

2022-11-19 16:27:55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豆豆:“爷爷,恒星坍塌,真难理解,能再说说吗?” “好!”爷爷:“恒星是咋产生的?” 豆豆:“散落在宇宙空间中的星际云,由于引力作用互相靠拢,成为一‘坨’,同时,发生旋转(满足角动量守恒等),产生热能

豆豆:“爷爷,恒星坍塌,真难理解,能再说说吗?”

“好!”爷爷:“恒星是咋产生的?”

豆豆:“散落在宇宙空间中的星际云,由于引力作用互相靠拢,成为一‘坨’,同时,发生旋转(满足角动量守恒等),产生热能(机械能转换成热能),这时,一颗原恒星就产生了。原恒星(及宇宙空间)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占比约百分之七十之多,剩下的部分,氦元素占了百分之二十多。如果原恒星的中心温度能够达到约999.97万摄氏度(1千万K),就会‘点燃’氢聚变,变成氦,这时,一颗主序星就产生了,如果温度不够,不能‘点燃’氢聚变,所产生的则是褐矮星,褐矮星的质量小于太阳质量的0.08倍。”

“对!”爷爷:“看得出,你是下了一翻功夫的!那主序星分为哪几种呢?”

豆豆:“原恒星的质量,如果大于等于0.08倍太阳质量,但又小于0.5倍太阳质量,那它就是一颗红矮星,发红光;如果原恒星达到0.5倍太阳质量,并小于8倍太阳质量,那它就是一颗黄矮星,发黄光或者黄白色光,而原恒星质量如果大于8倍太阳,它就是一颗蓝巨星,最大最大的蓝巨星,则叫‘超蓝巨星’,蓝巨星是发光最强的主序星,但也是主序星中最短命的,因为恒星的质量越大,核聚变越厉害,燃料‘氢’的损耗越快。恒星的死亡,与恒星坍塌有关,但什么是恒星坍塌呢?我就理解不了了!”

爷爷:“恒星处于青壮年期的时候,中心部分持续产生氢的聚变,聚变产生的向外的作用力,与中心引力平衡,但是,‘燃料’氢是会用完的,并且,在此过程中,恒星在向外‘抛撒’物质,所以到了恒星近晚年时,燃料用的差不多了,质量也减少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聚变的作用力不能与引力平衡,一则由于质量的减小,引力作用在减小,二则,由于中心部位的‘燃料’氢逐渐‘烧完’,只能烧外围的‘燃料’氢,所以导致外围因此膨胀。那么如果我们以黄矮星的演化来看,它会变成什么?”

豆豆:“红巨星。”

“对!”爷爷:“红巨星是黄矮星的中老年时期,垂垂老矣,由于中心对外围的引力作用不断减小,所以它的体积要比黄矮星膨胀很多,也就是它的直径要大很多,但是他的亮度呢,又要比黄矮星暗淡偏红。比如太阳,再过四十五亿年到五十亿年之后,它的直径将会比现在大百十倍,先后会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等近地行星吞噬和烤化。红巨星外围的膨胀,自然也有个头,当它外围燃料耗尽之后,其温度会下降,会变成星云及宇宙‘尘埃’,这是新的恒星诞生的重要的原料。红巨星内核的情况却与外围不同,当燃料中心‘燃料’氢耗尽之后,核聚变的作用力变小,这时候引力的作用将会从新‘扳赢手腕’,所以它就会向内收缩。外围在膨胀,内核在收缩,当内核温度达到一亿摄氏度时,会发生氦闪,此时内核‘瞬间’坍塌,氦会聚变成碳,还有氧,内核部分由于引力作用会急剧往里坍塌似的收缩,密度将会变成一百亿吨每立方厘米,一亿吨每立方厘米是什么概念呢?大致就一粒直接一厘米的玻璃球有一亿吨重这样子,当然它再小,但也是巨大的,其半径以万千米计算,而这时候,一颗白矮星诞生了,白矮星的前期的亮度要比中后期高,但由于不能继续维持聚变,主要依靠余热和余光维持光热,其特点是高密度、小体积、大质量、低亮度,成分主要由碳和氧组成,温度稍高的可能由氦、氧、氖等组成,这是由于它的温度不足以燃烧氖。白矮星靠电子简并压维持与引力的平衡。”

豆豆:“氦闪真的只是瞬间?”

爷爷:“这是宇宙演化过程当中的‘瞬间’,其时长以百万年计算,此瞬间非彼瞬间,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完全不同。”

豆豆:“什么是电子简并压?”

爷爷:“要说电子简并压,首先我们得把思维从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而电子简并压则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简单而言,大致是由于若干多的非常非常多的‘一堆’原子的外壳被压碎,并且原子秩序因此而被打乱,一大堆的原子核或质子跑到一大堆的电子中去了,电子同时可以在这堆质子中自由的‘漫不经心’走动,但是由于在一定空间范围之内,两个电子不能‘友好’接触,它们会你推我搡,互相排斥,保持距离,因此,不会使这一大堆的被砸乱的由‘散碎原子’的总体积因塌缩而减小,不过如果来自外部的压力过大,还是会继续塌缩,所以(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赛卡认为,如果白矮星质量大于1.4个太阳,由于引力作用,电子简并压将不足以对抗引力,它会继续塌缩,最终成为中子星,如果它的质量小于1.4个太阳质量,则会‘冷却’成为黑矮星。要注意的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千多颗白矮星,但没有找到一颗黑矮星,因为科学家们认为黑矮星的形成需要几亿年,而宇宙的年龄才138亿年,所以黑矮星目前只在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科学理论中存在。”

豆豆:“那红矮星呢?蓝巨星呢?”

爷爷:“红矮星由于质量较小,不会形成红巨星,而是直接坍塌成白矮星。蓝巨星质量巨大,它首先会膨胀成超红巨星,外围会形成超新星爆发,爆发后的某些物质,会参与新天体的‘合成’。超红巨星的内核,质量如果达到奥本海默极限(恒星质量小于约2一3个太阳质量,无法坍塌成黑洞,而是中子星),或者如果密度到达或超过史瓦西极限,恒星就会坍塌成黑洞,密度更大,非常非常大,引力大到连光都逃不出去,不过黑洞的体积相对于超红巨星而言,是非常非常小的。如果达不到塌缩成黑洞的条件,超红巨星就会坍塌成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是一到十亿吨每立方厘米,而黑洞的密度是一百亿吨每立方厘米。主序星当中蓝巨星及超蓝巨星的情况与刚才所说的白矮星不同,也与红矮星不同。这是因为,蓝巨星及超蓝巨星的质量更大,‘燃料’更多,中心温度更高,聚变会更激烈,不但能完成氢聚变成氦,氦聚变成碳,而且还能继续聚变,碳聚变成氧,氧聚变成硅或硫,再聚变成铁。而且内核因聚变产生铁的同时,外围则由内到外逐层发生着氧、碳、氦、氢的聚变,正因为它温度高,核反应剧烈,‘燃料’消耗快,所以‘蛇有多大洞有多粗’,它的‘开销’及‘透支’也最大,从而蓝巨星在主序星当中,是命最短的,并且,越大的蓝巨星,它的寿命越短。”

……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