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毛主席“好好学习”的题词怎么来的)
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了。72年前,新中国的孩子们迎来了第一个儿童节,从那以后,不论是参加盛大的游园活动,还是受到毛泽东主席题写的“好好学习”的激励,抑或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站少年先锋岗……每一代人都留下了关于“六一”的美好记忆。
(1)游园联欢共庆儿童节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理事会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以悼念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决定将6月1日这一天定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1953年6月2日,《北京日报》1版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的孩子们迎来了第一个儿童节。这一天,5000名儿童聚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庆祝自己的节日。苏联、朝鲜等国家的一些小朋友和他们的母亲,应邀出席了联欢会。( 2001年6月1日《北京日报》2版,《新中国第一个国际儿童节》)
1962年“六一”,中外小朋友在少年宫里联欢。冯文冈/摄
从那以后,每到“六一”,北京都会组织大型的游园活动。据本报1953年6月2日1版《愉快地度过“六一”儿童节》记载,那年“六一”早上7时,北海公园、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西郊公园、颐和园、天坛和故宫就开放了,园内随处可见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和穿着美丽新装的儿童们游览,他们围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在西郊公园,孩子们看到了苏联赠送给我国的白熊和印度赠送给我国的大象。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劳动人民文化宫劳动剧场、青年宫和实验剧场,孩子们观看了杂技、话剧及木偶戏,着实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1956年,孩子们欢聚一堂,庆祝“六一”。李祖慧/摄
在儿童节当天,各大公园对于15岁以下的孩子免费,有些公园甚至是专为孩子们开放,如中山公园、北海公园、西郊公园及劳动人民文化宫等,直到晚上7时以后才接待成人游客。(1954年6月1日《北京日报》2版,《各公园免费招待儿童》)
1954年6月1日,《北京日报》2版
夜幕降临,还有热闹的游园晚会。北京日报1958年6月1日1版《首都昨举行“六一”游园晚会》报道记录了当时热闹的场景:中山公园如同仙境一样,无数彩色电灯在青葱的树林中闪闪发光。园内到处是欢笑,到处是歌声,孩子们和前来祝贺他们节日的海、陆、空军叔叔们一起跳集体舞,玩各种有趣的游戏。许多文艺团体还演出了精彩的文娱节目。
1958年6月1日,《北京日报》1版
渐渐地,“六一”游园成为北京孩子过儿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作为传统举办了很多年。
(2)毛主席题词激励几代人
长辈们教育孩子时常常会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说起来,这“好好学习”跟“六一”还有着一段渊源。
1952年“六一”前夕,家长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向孩子和学校表示节日的祝贺。当时,毛泽东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在育英学校念书。为了让这个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校长韩作黎找到李讷,交给她一个“任务”:请毛主席为学校题词。
1993年5月29日,《北京日报》5版
星期六下午,李讷回到了中南海家里。李讷深知父亲工作繁忙,没敢打扰他。到了星期日下午,李讷在父亲办公室门外转来转去,犹豫不决。进去吧,怕影响父亲办公;不进去吧,怕完不成任务。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她轻轻地敲开门,走进父亲的办公室,见父亲正聚精会神地批阅文件,她便没出声。
毛主席抬头时,发现李讷站在旁边,亲切地问:“你来有什么事情吗?”李讷把韩校长请父亲题词的事说了。毛主席爽快地说:“好!”随手从办公桌上拿了一张16开的白宣纸,用毛笔在纸的右边写了四个字“好好学习”。写完后,毛主席似乎觉得不太满意,接着在这张纸的左侧偏下处又写了一遍“好好学习”。李讷看着父亲的题词,高兴得跳了起来。她用纸把题词裹好,小心翼翼地带到学校交给了韩校长。
毛主席题词
那个“六一”,李讷所在的少先队中队,以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为主题召开了队会。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做新中国的好儿童。后来,育英学校的老师们为毛主席题词加装了木框,并安上玻璃,悬挂在校长办公室入口处对面的墙上,老师和学生们一进楼门便能看到。(1993年5月29日《北京日报》5版,《毛主席为育英题词追忆》)
从那以后,“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便成了育英学校的校训。一传十,十传百,“好好学习”也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
2015年3月8日,《北京日报》5版
2015年,育英学校将校内一处办公用房改建成校史馆,毛主席的题词从位于教学楼内的旧校史馆移至新校史馆珍藏。(2015年3月8日《北京日报》5版,《育英学校新校史馆启用》)
(3)缅怀革命先烈站少年先锋岗
进入20世纪80年代,“六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据本报1986年6月2日1版《首都少先队员建立“少年先锋岗”》报道,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决定,从这一年的6月1日起,每逢重大节日和革命纪念日,都要组织少先队员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站岗,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986年6月2日,《北京日报》1版
1986年“六一”当天,“少年先锋岗”建岗仪式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东城区从7所中学推选出的24名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成为首批上岗的光荣卫士。孩子们接过队旗和鲜花,迈着坚实的步伐走上岗位。当时,参加建岗仪式的有4000名少先队员,他们和站岗的少先队员一起庄严宣誓,表达出亿万少年的共同心声: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1986年6月1日,首都少先队员在站第一班“少年先锋岗”。胡敦志/摄
能够参加少年先锋岗建岗仪式,孩子们感到既激动又荣耀。24中初一学生成颖说,以前听老师讲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时,她就决心向英雄学习,做个好学生。经过努力,她获得了市三好学生称号。她说,自己守卫在纪念碑旁,就仿佛和英雄站在了一起。景山学校七年级学生杨娜也为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站岗感到光荣,她在一篇随笔中写道:“英雄们为了祖国和人民流血牺牲,我们也要好好学习来报答他们。”由于场地有限,不能让所有的孩子参加现场活动,有学校的孩子还遗憾地哭了一鼻子。(1986年6月4日《北京日报》1版,《为英雄站岗光荣》)
1987年3月23日,《北京日报》1版
此后,少年先锋岗活动一直举办,现已成为北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品牌。几乎每到“六一”,全市就会依托少年先锋岗开展一系列儿童节活动,包括召开主题队会、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表彰优秀少先队员等,为很多北京孩子留下了深刻的童年记忆。至今,提起当年站少年先锋岗的往事,不少四五十岁的人仍历历在目。
1980年,北京市第一幼儿园音乐教师和孩子们排练“六一”节目。王宝琴/摄
(4)“手拉手”一起过“六一”
1990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等单位在全国发起了“手拉手”互助活动,北京孩子积极响应,与全国贫困地区的孩子“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那些年,每当儿童节来临,常有一些“手拉手”好朋友受邀到首都,与北京的小伙伴共同欢度“六一”。
1994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版
本报1994年5月31日1版《5000名少年儿童喜戴红领巾百对手拉手好朋友在京相会》记录了当时的情景:5月29日晚,200名小朋友在劳动大厦举行了“手拉手”好朋友代表团成立大会。这100对好朋友中的大多数都只保持着通信联系,并没有见过面,此次在北京相逢,格外激动,有说不完的话,不少小朋友都兴奋得一夜没睡着。5月30日上午,“手拉手”好朋友一起参观了北京市少年宫,然后又到东直门外乳品厂参观了现代化的乳品生产线。
1997年“六一”,100名来自京郊贫困山区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参加首都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联欢活动。图为他们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贾同军/摄
1999年“六一”,丰台区少工委组织与贫困山区孩子手拉手过“六一”活动,来自全国贫困乡——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东公此老中心小学的10名少先队员,受邀到北京过儿童节,并住到丰台五小10名学生家中。听说要与贫困山区的孩子手拉手过“六一”,丰台五小的学生们都积极报名,最后,学校选出了10名学生,五年级学生韩石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小伙伴住得舒服些,韩石特意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给客人住。10名学生的家长也都非常支持这项活动,每家都准备了两份一模一样的节日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手拉手”小伙伴,有的孩子和小伙伴连衣服都穿得一模一样,仿佛双胞胎一般。(1999年5月31日《北京日报》5版,《北京草原手拉手》)
1999年5月31日,《北京日报》5版
在那个年代,很多北京孩子通过“手拉手”活动结识了新伙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5)我的“六一”我做主
进入21世纪,“六一”儿童节当天上午上课、看文艺演出、举行游艺活动,下午放假回家成为许多学校过“六一”的惯例。不过,新时代的孩子们并不喜欢一成不变的过节方式,越来越希望自己的节日自己说了算。
2005年5月30日,《北京日报》8版
2005年,丰台区少工委举办过一个主题为“六一”儿童节应该怎样过的讨论会,95%以上的孩子表示不愿意在家过儿童节。孩子们说,和父母去公园、吃肯德基是周末应该干的事,儿童节就应该和小伙伴们一起过。于是,那年“六一”,丰台区少工委倡导全区104所小学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不留作业,让孩子们自主策划、自主开展活动。(2005年5月30日《北京日报》8版,《“六一”怎么过孩子说了算》)
2015年6月2日,《北京日报》8版
后来,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规定: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2015年“六一”,北京很多小学给学生放假一天,鼓励孩子们自己的“六一”自己做主,不再“被过节”。这一天,海淀区亮甲店小学四(3)班学生朱立宇早上6时就起床了,进入自己的“六一”时间。他给自己设计的过节计划很紧凑:7时40分,阅读《红飘带狮王》;8时30分,参观晋商博物馆;下午奔八角游乐园。第一次按自己的想法过“六一”,朱立宇觉得很满足。为了帮孩子们设计节日,学校的老师们也帮着出谋划策,比如中关村二小的科技老师就提供了科技展览目录,为学生推荐了节日好去处。(2015年6月2日《北京日报》8版,《我的“六一”我做主》)
时代车轮滚滚,童心永驻心间。希望未来每个“六一”都能让孩子们放飞童心,成为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