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猪蓝耳病是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猪蓝耳病的前世今生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正在经历一段黑暗时期,整个养猪业都被非洲猪瘟大恶魔的阴影所笼罩,使得整个行业遭受了很大的创伤,今天咱们撇开非洲猪瘟,来说一说猪病江湖的前盟主——猪蓝耳病rsv。
蓝耳病的黑历史:
20世纪80年代,美国猪群暴发了几次疾病特点为严重的繁殖障碍、呼吸道疾病、生长迟缓以及死亡率增加,当时该病的病因不明。
1990年11月德国也暴发了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疾病,但是该病在德国与美国的暴发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该病传播迅速,仅1991年5月德国记录在案的就暴发了300余次,并在此后的4年间传遍整个欧洲。
在亚洲,该病于1988年首先在日本暴发,中国台湾于1991年也暴发该病。
1991年,确定该病的病原是一种新的RNA病毒,很快,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分离到了该病毒。在荷兰和美国首次分离到的病毒分别被命名为 Lelystad病毒和猪的繁殖障碍和呼吸综合征(SIRS)病毒。1991年,欧洲科研人员首次在文献中引入“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这一术语。
认识蓝耳病的真面目:
蓝耳病毒病原:
蓝耳病毒属动脉炎病毒科,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小RNA病毒。病毒粒子的核蛋白衣壳内含有15kb左右大小的传染性RNA基因组,核衣壳外为5~6种结构蛋白的含脂囊膜包绕。病毒粒子为小的多形性球体,直径50~70mm,整个病毒表面均覆盖着小的突起目前分两个基因型,欧洲原型病毒LV株为代表的基因型 (A型)和美国原型ATCCVR-2332株为代表的美洲基因型(B型),我国华北和华东各地毒株多属B型。
传播途径:猪对PRRSV易感,主要经鼻腔、肌肉内、口腔、子宫和阴道等途径传播。能够经过患病母猪的胎盘屏障传胎儿,导致死胎、带毒仔猪的出现。
排毒途径:感染动物通过唾液、鼻腔分泌物、尿、精液排出病毒,偶尔经粪便排毒,怀孕后期感染的母猪可通过乳汁排出病毒。
临床症状:
猪群之间PRRS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有的根本无异常症状,有的则表现为大多数猪的死亡。PRRSV的临床症状受病毒毒株、宿主的免疫状态、宿主的易感程度、脂多糖的外露程度、并发感染以及其他管理因素的影响。
流行的第一阶段持续2周或2周以上,此时所有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发病率为5%~75%,是由急性病毒血症引起的,主要特征为厌食和精神沉郁。发病猪也常表现出如下临床症状:淋巴细胞减少、发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四肢皮肤出现短暂的“斑点”样充血或发绀。急性病例的第一阶段结東后,疾病进入第二阶段,持续1~4个月。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繁殖障碍,主要发生在怀孕后第三期出现病毒血症的母猪,其所产活仔猪在断奶前的死亡率升高。当繁殖障碍和断奶前死亡率恢复至疾病暴发前的水平时,大部分猪群仍会持续发生地方性感染。
母猪:在疾病的急性期,1%~3%的母猪流产,流产一般发生在妊娠后21~109d。母猪表现为明显的流产、流产后的不规则发情或不孕,在个别急性病例中,母猪可出现无乳、共济失调的症状。急性发病母猪的死亡率通常为1%~4%。
(母猪流产)
哺乳仔猪:在繁殖障碍末期的1~4个月,早产弱仔的死亡率非常高(约占比60%),并且伴发精神沉郁、消瘦、外翻腿姿势、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球结膜水肿有时个别病例会出现震颤或划桨运动、前额轻微突起、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并伴有脐部等部位的出血以及细菌性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的增加。
断奶和生长猪:育猪或生长-育肥猪急性感染 PRRSV后经常现厌食、精神沉郁、皮肤充血、呼吸加快和/或呼不难但不咳嗽、毛发粗乱、日增重不同程度减少,一些地方流行病比平时多发,死亡率高达12%~20%。最常出现的地方流行病包括链球菌性脑膜炎、败血性沙门氏菌病、革拉瑟氏病、渗出性皮炎、疥癣和细菌性支气管肺炎。
(仔猪耳朵发紫,咳嗽,喘)
猪感染 PRRSV后,对一些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易感程度增加,而且可与某些细菌或者病毒病产生附加或协作效应,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比感染其中任何单一疾病都要严重。先天和后天感染 PRRSV都可使猪对猪链球菌性败血症的易感性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病毒在肺血管巨噬细胞(PIMS)和肺泡巨噬细胞(PAMS)内复制,并将其杀死以及病毒感染的PMS和PAMS的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减弱引起的。
疾病的诊断:
1.出现疑似病例,应该检测病猪或死猪血清和组织中的病毒;
2.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监测,查清猪场各阶段该病的感染率;通过每季度检测的结果,查明猪群的感染动态。
疾病的控制:
1.饲养方式要做到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不要留用出现死胎、流产的同窝存活仔猪;引进新猪前,猪舍要彻底清洗、消毒。
2.疫苗注射可减少感染猪群中PRRSV的传播。
3.无该病的猪场建议不要使用活疫苗,可选择灭活苗,使用活疫苗造成本病的暴发,在国内外均有实例发生。
4.活疫苗的返强、变异、重组可产生新病毒。
5.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免疫两次。
6.经产母猪在空怀期,加强免疫1次。
7.母源抗体可干扰免疫接种,仔猪在6周龄前后各免疫1次。
净化根除:
猪群中 PRRSV的根除要根据猪在健康和生产性能方面的明显改进来判断。曾有文献描述过猪群中 PRRSV的自然消除,但 PRRSV的自然消除在目前的生产系统中是极少发生的。感染猪场成功根除 PRRSV的确切方案包括:整体淘汰/更新猪群、部分淘汰、早期隔离断奶猪、检测-淘汰以及猪群的关闭等。种猪群中 PRRSV的成功消除依赖于阴性未感染猪的引入,此时病毒的循环被阻断。如前所述,成功的控制策略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获得经过免疫的无病毒猪群,那么就需要准备好猪群以备病毒的根除。为了防止猪群再次感染,成功的根除计划也应该包括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整体的猪群淘汰和更新是非常成功的方法,但是该方法花费巨大,而且只要存在并发性的疾病就不能中止更新。这种方法可能仅适用于种猪群,因为在种猪群中病毒会不断复制,而其他措施根本无法清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