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之谜是成语吗(古代这首肉麻诗句句大白话)
在纳妾合法的古代,面对丈夫变心时,才女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西汉时期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是一对令人艳羡的才子佳人,但两人其实也曾经历过一场“纳妾”的风波。
当时司马相如功成名就,与卓文君又分居两地,便生出纳妾之心。
卓文君得知后,便写下一首《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何等骄傲决绝,又何等深情婉转,司马相如收到信后,幡然悔悟,两人重修于好,相伴到老。
还有唐朝著名女画家薛媛,其夫南楚材在外云游时,被当地长官相中,欲将女儿嫁给他。
薛媛察觉到丈夫别有二心,忍住悲痛,对着镜子,画了一幅肖像,并题了一首小诗,“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南楚材收到画像和诗歌后,想起两人昔日恩爱的场景,拒绝了长官的提议,返回家中,与薛媛相携到老。
无独有偶,元朝也有一位女画家,在丈夫提出纳妾时,写下一首肉麻诗,句句大白话,看似俗气,却道出了最亲密的夫妻关系。
这位女画家叫管道升,他的丈夫便是与唐朝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齐名的“楷书大家”赵孟頫。
形容两人很甜蜜的成语“你侬我侬”便是出自这首诗,后来此诗还被编成歌曲,传唱一时。
《我侬词》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先说说赵孟頫,这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他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南宋灭亡后,身为宗室子弟的他,却成了新朝的臣子,备受重用。
比起那些或奋起反抗,或慷慨殉国,或隐居山野,终身不仕的人来说,赵孟頫确实少了几分气节,所以后世有不少人鄙薄他为“贰臣”。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书法、绘画方面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擅长各种绘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明人王世贞曾这样评价他:“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
至于书法方面,博采众长,正如明朝书画家文嘉所言:“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算是晋唐书法的一个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
再说他的妻子管道升,是个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奇”在何方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古代女子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男子,所以一个女子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其天赋、努力,都绝对远胜一般男子。
而管道升不仅能诗善文,并且精通书法和绘画。
很多人经常喜欢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形容才女,可事实上这些所谓才女并没有多少传世之作。
但是管道升不一样,她的书法作品为世人所称颂,“寸绡片纸,人争购之,后学为之模范”。
她的画作《水竹图》、《竹石图》等都收藏在博物院中。
所以这是一个不输男儿,货真价实的大才女。
而除了艺术方面的成就,她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
根据记载她嫁给赵孟頫时,已是28岁。
这个年龄即使在现代,也算是大龄剩女了,更何况是古代。
关于她28岁之前的经历,史书中几乎是空白的,所以也给了后人更多遐想的空间。
28岁嫁人后,她的名字便一直和赵孟頫连在一起,两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文坛上的一大佳话。
他们的后人,赵雍、赵麟、王蒙(外孙)同样以书画见长,尤其是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元四家”。
赵氏一门三代,出了七位大画家,可见管道升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出类拔萃。
而这首《我侬词》也为她的传奇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写这首诗的时候,管道升已年过四旬,芳华不再,容颜衰老。
赵孟頫也是个凡夫俗子,眼见同僚好友都有佳人在侧,便也萌生了纳妾的念头。
但他和管道升毕竟恩爱多年,不想伤了夫妻情分,所以没有直接提,而是写了一首小令。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
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苏学士”我们都知道,指的是苏轼,他有一爱妾名“朝云”。
而“陶学士”就比较有争议了,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有一小妾名“桃叶”,南京的“桃叶渡”传闻便与两人的爱情故事有关。
但是王献之明显又和“陶学士”不沾边,若说其他人,比如陶渊明,陶侃,也没有相关记载,所以也是不解之谜。
但不管这“陶学士”究竟是何许人,赵孟頫这首小令就一个意思:夫人你看,那么多学士都有红颜相伴,我就是多纳几个妾,想来也无伤大雅,反正你的正室地位不会动摇的。
这首小令要是搁现代,那就是妥妥的“渣男语录”了,但是在一妻多妾制的古代,却不过分。
不论管夫人心中是如何想的,至少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身居高位,博学多才的赵学士,提出这样的要求,合情合理,而年老色衰的管夫人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她也没有正面拒绝,而是满怀深情地写了这首《我侬词》。
诗中巧妙地以“捏泥人”的过程来比喻夫妻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白如话,甚至有些肉麻,但是却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写到了极致。
而最后两句“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有两个含义。
一是再次表明了夫妻的亲密关系,妾即使再得宠,也不可能和丈夫葬在一起,生同衾,死同椁,这是妻子才有的权利。
二来也表现了她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恋,她希望和丈夫白头到老。
全诗来看,情感激烈,却又不失温柔;大白话的语言,看似俗气,却含蕴极深,写出了最亲密的夫妻关系。
而赵孟頫读完这首诗后,一方面为妻子的才华所折服,一方面又感动于她的深情,终是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后来管道升因病去世,赵孟頫怀着悲痛之情亲笔撰写了《魏国夫人管氏墓志》,“夫人云亡 , 夫丧贤妇, 子失慈恃,家无内助”。
三年后,赵孟頫逝于吴兴,与管夫人合葬于德清县东衡山,正如《我侬词》中所言“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