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意思(老人言: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止学》
地位过于尊贵了就会潜藏危险,有智慧的人不会追求过高的地位。
有句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人的本性来讲,谁都想拥有高人一等的“尊位”,谁也不想地位低人一等,但是,隋朝大儒文中子在《止学》中却告诫人们说“位尊实危,智者不就”,如果盲目追求“位尊”反倒是愚者了。乍一听,觉得很特别,但细细咀嚼品味,这句话绝不是什么怪诞之语,而是充满辩证法的箴言警句。智者不就高位,因为知道轮回;位尊者责任重大,须臾之间不敢忘也;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而更何况位尊者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去追求过高的地位。
范蠡是越王勾践身边的大臣,辅佐勾践20多年,帮助勾践灭掉吴国、报仇雪恨,并成就了一番霸业。事后,勾践以范蠡功大,封他做了个上将军。然而,被封了高官以后他却上书向越王请辞,说:“君王自勉吧!我不再回到越国了。”
勾践说:“我不明白你说的话。”
范蠡说:“做臣子的,君王有忧愁,臣子就应为君王排忧解难;君王受到凌辱,臣子就应拼死维护君王的尊严。从前国君受辱于吴,臣不离开,就是为了报亡国之仇。今日大仇已报,臣不敢居功享乐。”
勾践十分不解,拼命挽留他说:“你曾遍历辛苦,难道不是为了有一天能享受富贵吗?现在你功高位尊,正是尽享富贵的时候,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呢?”
范蠡沉默不语,不肯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勾践说:“寡人将分越国的一半给你。如果你不接受的话,寡人将杀掉你。”
范蠡认识到吴国灭亡以后,越国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更深知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的为人,早已做好了离开越国的心理准备。
范蠡回到家中,家人对他弃官不做的做法大加指责:“以你的战功以及跟大王的交情,享受人生富贵是理所当然的,如今的富贵来之不易,你不可以就这么轻易地让它溜走啊!”
范蠡说:“盛名之下,其实难久;人不知止,其祸必生。越王为人,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这样的君主岂能轻信?”
于是范蠡趁着夜色,毅然乘坐一条轻舟,带领家眷乘水路逃到了齐国偏远的海畔,从此在海边耕田,再创家业与勾践不再有来往。
范蠡头脑聪明,经营有方,加之苦心不懈,不长时间,就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
齐王非常欣赏他的能力,便想请他出任宰相。面对突如其来的殊荣,家人都力劝他不可再次丧失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但范蠡没有为之心动,而是婉言谢绝了。
家人对此十分不解,范蠡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意识是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若不思退,不用理智制止放纵之念,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
于是,他退回了相印,决定散尽家财远走,以后再没有回朝廷做官,直到古稀之年寿终正寝。这在古代,尤其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生叱咤风云而又能消灾避祸、颐养天年,善始善终,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难怪从司马迁到后来的文人骚客,都毫不吝惜笔墨讴歌范蠡,敬佩他的建功立业以及不贪恋权位的智慧。
在常人看来,范蠡未免过于糊涂了,苦战20多年熬来的高职高位在一念间就完全抛弃了,放着高官厚禄不知享用却去做生意、种地,这不是脑子进水吗?殊不知,他选择离开越国,拒绝齐王,正是源于他“知止”的人生大智慧。
从人的本性来讲,谁都想拥有尊贵的地位,谁也不想地位低人一等。但是地位过高,就如同骑在一头癫虎上一般,欲行不得,欲下不能。如果侥幸不死,还可逃过大劫,但也难免贻祸子孙,如果稍差一些便要葬身虎口了。纵观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名将,善始者多,善终者寥寥无几,就是因为他们在高位的诱惑面前不懂得知止的道理。
况且,大权在握,雄霸一方,养尊处优,最容易沾上腐败的习气。搞腐败,当然就会有危险了,因为法律要管你,制度要管你,老百姓的眼睛也在盯着你,弄不好还会一头栽进监狱,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看看那些贪官们,凭借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大捞油水,这样的人位越尊,会越认为谋取私利的条件越充分,会越感觉谁也拿他们没办法,结果给自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危险。
此外,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爬上这样的高位,肯定有很多的“得意之笔”,但这恰恰可能变成自己最为可怕的东西,使人忘乎所以。因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显贵背后潜伏着凶险。
总而言之,人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一生的生死福祉。若贪念高位,不加约束,祸发之日再想收手,恐怕就悔之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