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2023-08-21 14:53:01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江口码头远眺中的瓯南大桥鳌江为全省八大水系中地处最南端的一条水系,在西晋平阳建县时称始阳江,旋改名横阳江,又称钱仓江,俗名青龙江。因系全国三大涌潮江(另外两条是钱塘江与闽江)之一,海水涨潮时,鳌江江口波涛状如巨鳌负山。据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二》载,旧有鳌山堂,后改鳌镇堂,含有巨鳌镇浪、压邪保安之意,这也是鳌江一名的来由。位于鳌江下游的江口,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北南岸相关地域。但作为一个由历史沿革

江口码头

远眺中的瓯南大桥

鳌江为全省八大水系中地处最南端的一条水系,在西晋平阳建县时称始阳江,旋改名横阳江,又称钱仓江,俗名青龙江。因系全国三大涌潮江(另外两条是钱塘江与闽江)之一,海水涨潮时,鳌江江口波涛状如巨鳌负山。据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二》载,旧有鳌山堂,后改鳌镇堂,含有巨鳌镇浪、压邪保安之意,这也是鳌江一名的来由。

位于鳌江下游的江口,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北南岸相关地域。但作为一个由历史沿革而形成的区域之名,差不多包括今天的金钗河村、朝西屋村、江口村在内的范围。

在古代,江口渡是平阳东部“横阳古道”这条沿海南北交通线上第一渡。此地也系海防线上一个重要的戍守之地,历元明清而不变。

江口,不管作为一个昔日区域之名、一个渡口之名、一处海防守备点,一个民间商贸点,还是今天作为龙港一个行政区划,有着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在苍南历史上都颇具分量。

展开全文

横阳古道第一渡

作为鳌江下游的门户所在,江口的历史自然与交通有关。民国《平阳县志》载,平安渡即横阳江口渡。作为平阳万全仙口至蒲城三百里横阳古道第一渡,也是平阳东部沿海南北交通线上重要环节。

江口渡距离对岸水面宽约400余米。昔日由平阳县万全仙口进入江南地区的必经之“渡”,无论对官方还是民间,无论军事还是运输,均有着莫大的重要性。传说江口渡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孙吴时代。元大德十年(1306)。因两岸石道倾圯,由时任地方官员滕天骥发起捐修,北岸长120丈,南岸长240丈,高、宽各七尺。两岸均有拱形石门,额曰“平安渡”。

在多方努力下,此渡还曾一度有过免费搭渡义举。明弘治四年(1491),平阳县令王约添置官船,安排四名渡夫,给以工食。顺治十八年(1661)因“展界”而一度有过迁弃。《静观楼诗集》记载,乾隆初年,安排两只渡船两名渡夫进行义渡。江口周边村民,只需要在春秋两季提供些许稻谷,而往来行旅则无需付费;对于距江稍远的人,如果不能提供谷粮,则只需给付一文钱。由于摆渡船夫“非久雇不能常驻”,有时民众则会以内河小舟来渡江,但安全事故频发,“时遭覆没”。《蓉林笔钞》记载,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二月就曾发过翻船溺毙事故,导致50余人丧生。据何子祥撰《平安渡碑》记载,乾隆年间(1736—1795),县令何子祥添置大船四艘,分别停泊江口南北两岸,招募四名渡夫且为常雇,领工食,另给田四亩,只是每亩需要纳银四钱,这些纳银连同燕窝埭租金,一并存起计息,以这笔利息作为修船之资金,乘客仍定为每人给付一文。金乡郑家楼《郑氏族谱》记载,咸丰年间(1851—1861),金舟乡职员郑观岳捐舍两艘船只用来摆渡。嗣后,行客加给二文至四文犹多留难需索。光绪三十年(1904),平阳名流鲍铭书等人,对每渡船价、日夜间搭渡的资费进行勒石公示,规定每渡船价日间三十五文,夜间七十文;搭客日间八文,夜间十文,添设舢板一只,渡夫八名(见石刻碑记)。

码道碑刻

上述这些散见于笔记、碑刻的记载,可窥前贤为江口渡正常运行、方便行旅而付出的努力。在没有机械作动力以前的岁月,江口渡基本上靠人力摇船摆渡往来行旅,渡船大者能乘四五十人,一般用于白天渡江;小的则用于夜间,一般也就仅能容纳几位乘员。如果顺流的话,摆渡一次大概只需10来分钟即可到岸;如果遇到逆流或是天气不好,则三四百米之宽的水面,则需要个把小时才能登岸。

自1955年鳌江至平阳公路开通后,客流分流至地处方岩下的安澜渡,平安渡渐趋没落。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工摆渡的船只逐渐改换成木质机动船,此后又有了荷载量为10余吨的渡轮多艘,日渡仍有千余人次。1978年,随着方岩下埠头的兴起,这个曾名为“平安渡”的横阳古道第一渡,行人逐渐稀少。

繁华江口商贸街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廷统一台湾后,解除海禁。次年在江口设平阳口,为浙海关署(在宁波)十五海关分口之一。平阳口下设大渔旁口,后移于赤溪。民国年间,江口设有海关,即“江口瓯海分关”,承担“往来船只在此挂号开税”之功能。 后来移设鳌江,属瓯海关。

这些,由于江口渡而形成商业繁华的埠头。

在太阴宫进香的信女

江口渡边上有一条江口街,江口街并不很长,三五分钟即可走到。临近江边的“太阴宫”曾有一个城门,不过现在已了无痕迹,据说城基都已经纳入了这座七开间的太阴宫之下。因为渡口的开设,况且是从横阳古道第一渡,当年这里客来客往,络绎不绝,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气息。平安渡旁的天妃宫,类似用于歇脚候船的观海亭(也有隲渡亭、岸登亭之谓,今遗址上存有两块石碑)。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邑人陈淑兰等人还建设便民房六间,配备床榻,以方便待渡的行旅。

年近古稀的蔡友芳老人,是当地一位颇有乡土意识的老渔民。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生的他,是江口城内原住民。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而回乡务农的他,有过海上捕鱼、也有过鱼鲜买卖经历,他对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曾为此到北京求学。渔民、商人、诗人三个并不交叉的人生角色,很和谐地集中在他身上。

太阴宫里的藻井

蔡友芳告诉我们,当年江口城内有老字号商铺“金大同”“同丰和”南货店、“同德堂”药铺等,繁华之景可以想象。江口城的太阴宫是“七扇”中心,“七扇”,即河北庙,浦后,黄家蓬内扇、外扇,木桥头,下埠,河底高,方岩等七个地方。1984年龙港建镇前,太阴宫内曾办有龙江乡高级小学。1981年正月初一,原太阴宫毁于一场大火,此后在原址上三次重建。现太阴宫建于1997年,规模比原来要宏大。每年正月十四,是陈十四娘娘诞辰,当地信众举行庙会,团聚共饮,商业气息十分浓郁。庙会前后几日,均请剧团演戏或唱娘娘词,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翻阅蔡友芳个人作品集《东海渔唱》,一组有关他对童年的江口城生活的忆旧诗作,简约而形象地给了我们一些感性的认识:

石柱天灯亭后通,引航夜夜没闲空。

舟中舵手遥相指,看取前头一点红。

观海亭中望渔归,千帆陆续随潮来。

梅鱼篓篓黄金色,抬进渔行把价开。

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榕树百年三五围,嫩芽似指味如梅。

树杈常有顽童上,闹得顶窝鸦雀飞。

诗作中提及的观海亭、石柱天灯、永安台、大榕树,都是江口城里曾经一代人忆旧的重要元素。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能帮大家提供忆旧的情愫,也相继消逝了。关于这个渡口唯一的遗迹——码道,如今也已埋没于淤泥之下了。他作诗曰:

仙题马道弯一弯,不涨泥来石不坍。

夏夜乘凉卧老少,江风吹拂不思远。

江口城的“江口路”“码头街”两个地名依旧在使用中,我们从中或许还能看到当年的街道繁华景象。

平阳县域军事重镇

作为鳌江下游门户,自明朝伊始,江口就是抗倭的重要阵地。江口城已无踪迹,但当年的布局尚存。明朝时官方在此设江口水寨,这是当时平阳全境“海港守备”两处水寨中的一处,系平阳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避风功能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江口这个地方很早就进入官方视野,成为沿海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从《方舆考证》中对江口关的相关记述来看,其地理重要性可窥一斑:

《一统志》:下临横阳江。明初设关于此,为往来要冲。

《方舆纪要》:江口水寨,在县南金乡卫东,南临大海,控五屿等澳,外接琵琶、长腰、陌城、羊屿等大洋,为平阳门户。

《天下郡国利病书》:属平阳县地方原系水寨,嘉靖三十八年改设哨总官,泊凤凰(属瑞安)海洋。

明郑若曾撰《筹海图编》对此地定性称,在昔日平阳东部沿海这一带可避四面飓风的上等之地,其中一处就是江口。民国《平阳县志》引用此书称,官方在此设“江口水寨”,置兵防御。明朝建立的抗倭防御体系中,作为一级海防的“海港守备”,在当时平阳全境有两处水寨,一为江口水寨,一为镇下门水寨。军事上,江口水寨有“平阳门户”之称,曾隶属温州卫,后改隶金乡卫,再复隶温州卫。江口水寨配备总哨官一员,领哨官一员,船19只,兵455名。汛期之际屯泊洋屿,守舥艚、炎亭、石砰等,南与镇下关、北与飞云关、下接南麂游哨各官兵交相会哨,专御金乡(卫)、平阳、仙口、墨城一带地方。而东距大海,被视为“极为冲要”的镇下门水寨,设有总哨官一员,领哨官一员,船17只,兵436名,汛期屯泊官岙,哨守洋孙、大岙、洞头一带。北与江口关、南与福建烽火门、下接南麂游哨各官兵交相会哨、专御蒲壮、金乡等一带地方。

由此可见,这东部沿海的防御线上,江口关与周边关口有着相互策应的功能。明代温州名流王叔果《玉介园集·考补》称,嘉靖三十四年(1555),朝廷设金磐(备倭)把总,驻扎在瑞安,以都指挥体统行事,专管水关、统领兵船。后在隆庆年间1567—1572),也曾相继移驻其他地方,其中江口即是其中一处。由此可见,这东部沿海防御线上,江口关与周边关口有着相互策应之功能。

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另据光绪《乐清县志》(清陈坤等纂 民国元年补刊本 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记载,江口关因地处扼要而与镇下关、分水关及乐清黄华关,在明时并称“四关”,从而成为沿海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载,嘉靖三十一年倭犯平阳前仓、径口诸处,从此港(江口)入。

平阳学者林顺道认为,江口早在唐时已有“镇”之称。他在《唐代横阳江口镇》一文中,引用《行历抄校注》(白化文、李鼎霞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一书中名为《台州温州公验》的文章予以佐证。

圆珍(814—891)系日本高僧之一,于唐大中七年(853)入唐求法。他的在唐日记,经后人择要辑录为《行历抄》一卷行世。《行历抄校注》辑有《天台宗延历寺座主圆珍传》。据传载,八月十五日午时,圆珍一行抵连福州连江县并受到当地官方的热情接待。九月二十日,辞使向北,重蒙优赏。十月中旬入温州界,过江口镇,至横阳县,停住郭下。相看县官丞将仕郎许邴,给两只船,差二人夫送至州下。过安固县,到永嘉郡……

检圆珍撰《智证大师全集》(日本園城寺编纂 帝国图书馆藏 扫描件)中的《行历抄》原文,未见“十月中旬入温州界过江口镇……”等文字。不过,在《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温州府平阳县》中有过出现“江口镇”这个地名。

据字典解释,“镇”字其中一个义项为“据守的地方”。由此可见,唐代江口或许已有兵卞驻守。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朝廷下令,凡天下要冲处,设立巡检司。据乾隆《温州府志》记载,当年温郡沿海共设置巡检司11处,落在平阳(含今苍南)者,有龟峰、舥艚、仙口、江口等处。其中江口巡司除其他官职配备外,有弓兵100名,相当于今天一个连规模。

《明史·地理志》记载:平阳南有江口巡检司,治在下埠,寻迁渡头。《读史方舆纪要·江口寨》(卷九十四)和顺治《平阳县志》称其迁徙时间在明正统五年(1440)。后者此条目下同时注明,“城周八十三丈,高一丈五尺”。由此可见,江口巡检司在江口城内置署办公。明时长度一丈约合333.33厘米,则此城全周约长276.66米。折算一下,江口古城面积在4900来平方米。

到了清朝康熙二年(1663),明初期设置的江口巡检司被裁。康熙九年(1670)清廷展界,在江口南岸设有炮台,配兵丁20名驻防。据民国《平阳县志·武卫志》记载,雍正二年(1723)三月,浙江总督李卫题请平阳江口汛(汛,清代一种军事驻防机构)设立哨船两只,分于南北两岸江面防范游巡。之所以在此设哨船巡防,就是对于江面上发生的“偷运夹带”等不法行为,即可实现“飞棹擒获”。据乾隆年间(1736—1795)绘制的《平阳营舆图》载明,分防江口汛,范围东至墨城汛、南至舥艚汛、西至北港汛、北至(平阳)县城。安设轮防千把总一员,按季带兵在于本汛各塘口址遍历巡查,安兵82名,安炮台19位,内安本汛得胜炮4位,荡寇炮5位,兼管各台址内:北□台安兵5名,安发熕炮一位,行营炮3位。南岸台安兵5名,安行营炮4位,并安设轮设外委千把总一员,协同巡查。

对此,蔡友芳有诗曰:

清代年间防海寇,门前建有永安台。

临高遥望东流水,点点渔轮海上来。

蔡友芳诗集中关于“永安台”的内容,他加以自注:称自己小时候见过三官堂尽处一城门上有楷书“永安台”。老人说,永安台即江口南岸炮台,位置在江口城故址内。永安炮台的遗址已无早年痕迹,炮眼也因房子功能的改变而消逝了,只是那堵墙体,还因为有些突出而让当地人有点兴奋,称炮台的墙体如此厚重。蔡友芳小时曾见过永“安台”门额上字眼,他在诗中写道:

炮台右侧望滩涂,稚子同行手拿壶。

匍伏拉绳捉潮蟹,泥巴满脸乐相呼。

江口之名人

江口街

人杰地灵的江口,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宋元之季,平邑名流郑朴翁之孙郑如圭曾徙居江口,与里人史伯璇讲性命之学深受推崇。

元代,江口陈空岩同嫂苏锦娘二人,还曾创建了名叫“罗平国”的叔嫂农民起义军政权,辅有系统的权力运作体系以抗元。

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元大德元年(1300)四月,平阳州南二十里江口渡南,妖人陈空岩同嫂苏锦娘,以幻术起衅,建罗平旗号,惶惑良民。郑元六为右相,陈忠、陈宗五为黑煞、天蓬将,陈魁、陈千廿六为目莲(即目犍连,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侍佛左边)、迦叶(摩诃迦叶,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常修头陀行,称头陀第一)。有司收捕,至闻省府,方议兴兵。州吏林朴、里正陈景春等俘获三十三名,械送有司,狱成而空岩瘐死(意为病死狱中)。寻有旨,籍其财产,分与朴等,赐衣授官。”限于时代,文字中不免透露着一种浓郁的阶级色彩。但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曾有一个存世时间并不长的政权在这里出现,还有完善的官僚体系,比如有“相”,有左右侍卫等职。《温州文献丛书·岐海琐谈》(姜准撰,蔡克骄点校,上海社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也出现有关这段历史的梗概。

元朝都事郑礼也是江口人。郑礼曾祖嗣僧,宋宗训郎,知沣州安乡县;祖善老,太学生;父大(㻇)元赠承务郎,曾任乐清县尹。郑礼以才学被推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奏差督运至京师,为中书许有壬、参政焦孝先识,被提拔出任丽水县尉,后任松阳县尉。当过安溪县主簿,以洁廉干济为郡守长偰玉立、孙才卿所器重,后摄郡录事,又摄晋江县尹。郑礼曾在福建安溪任主簿,后出任晋江县尹。口碑极佳的他,竟然引两地百姓抢着要:“安溪民诣府乞还,晋江民乞留。”传记称:“寇起安溪,焚掠县郛,戒无犯。郑礼居署,礼募义勇,击定之。又谕下南溪之寇,调怀安县主簿,未上。会寇围福城,帅阃委守北岭,屡以偏师挫贼锋,福城围解。与有功焉,就升怀安县尹,调闽清县尹,皆以最闻迁漳州路总管府经历,漕运军储二万余石,输之南行台。福建廉访使郭兴祖、南台侍御史拜住哥、福州路同知郑旼交章荐之,遂擢浙东道宣慰使司元帅府都事。

时方国珍据庆元,礼义不与共事,不上伊噜布哈,开省广东辟礼为检校,官南行台,又奏授监察御史,俱不赴。郑礼从兄朝元,仕福建某官;母弟朝端官翰林检阅,子刚泰以贤良举真定府税课司大使。”由此可见,郑礼不但是治理有方的文官,也是一名颇有指挥才能的将材,更是一名有骨气的官员。

说到骨气,不能不提平阳坡南街区那座“师儒侍养”牌坊。郑思恭为抵制清廷剃发令而绝食身亡。此举赢得当时士人的赞许,永嘉王志彪作挽诗曰:“谁为朝廷存冠履,广文先生一冷宫。凤凰去后台犹在,江鹤归时月已寒。久拼弃屣一青毡,早赋归来彩服翩。孝子之门忠国劲,肯教剃发乞余年。昆阳山里盛薇蕨,歌罢吞声洒碧血。多少腰金拖玉人,几人国士殉幽节!”由此,明末浙江右布政使姚永济、温处兵备道米万钟为他立坊旌扬。郑思恭是江口人郑文夫孙辈。据张立福编著《龙港话古今》一书称,从明朝郑文夫祖父到孙辈郑思恭一家几代均为忠孝贤良,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明初,江口人陈讷中省元(乡试第一名),再中进士。可惜不久后去世。

林约仲,名组,号约斋,明宣德年间(1426—1435)出任宁德教谕。任内与当地人士对倾圯的学宫进行修葺,构斋筑室数百楹,为当地学子提供学习之处。他还亲自担任学宫教学工作,使得当地士风大振。在当地就任七年,赢得了口碑。离开宁德后,被以“名宦”身份写入《福建通志》。民国平阳县志引《福建通志名宦》《宁德县志》为其立传称:约仲状貌魁伟,言不轻发。事亲以孝闻,居官卓然,以师道自任其学,由博反约,自天文地理算数法律场圃医卜之书,无不涉猎而得其会通。林约仲诗风近晋人,箸有《约斋稿》若干卷。家乡人民曾为他修建一座牌坊,名为“兴贤坊”。可惜早年被拆,今有一条街道叫“兴贤路”。

现任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也是江口人,系当代江口村走出的一位省部级干部。

文/蔡榆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