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诗词: 探寻冬日的情怀
立冬,是中国24个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天正式开始。它一般出现在阳历11月7日或8日。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开始逐渐下降,阳光逐渐转弱,天空阴沉,已经远离秋日的静谧和温暖,人们的生活也从此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立冬的时候,我们可以读一些有关立冬的诗词,来了解冬天的情感、美景和人文特色。
立秋时节,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诗句,让人深有感触。而在冬日的午后阳光中,读一些经过长站在硬挺的寒风中修行得掷地有声的打坐冥想等的诗词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诗词可以让人读出冬日的寒冷、干燥、酷寒和挑战,更让人感受到冬天的雪景、壮阔和慰藉。
元朝著名诗人无名氏所作的《夜泊牛渚怀古》中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夜深清梦多,独语闲人耳。”的诗句,让人感觉静谧和幽境。所以,在冬天里,结束一天的工作活动或者学习,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阅读一些温馨、深情的诗词,是一件极其愉悦的事情。这种时光,在价值的层面上,或许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关于立冬之后的气候特点,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怒发枯桑,砧声动故关。黄叶辞林腥,白草入墟障。”又在《兵车行》中用“兵车十万金鳞裹,胡沙万里绝人烟。”的诗句形容了当时冬季大雪的冰冷和荒凉。如今,虽然冬天的降雪量有所减少,但冬天的寒冷和风大则更为普遍和明显。
冬天的色调较为单一,以白色为主调。雪白银装,天地一色。金朝著名诗人秦观在《踏莎行·秋色入高楼》中写到:“鹰扬数尺飞,功名寄此身。纵然便有台左马,终不为扬州市。雄劲羽毛峻,疾芳气氤氲。”这些诗句可以让人想到连绵起伏的雪山,翱翔的雄鹰,清冷而空灵的空气,以及对理想、成功、自由和追求的向往和憧憬。
冬天也有自己独特的风光和美景。古人时常在诗词中咏叹雪景和冰面。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佳句,让人大致可以勾画出一幅冬天荒原的图景。此外,北国的雪景、湖泊冻结的冰面、雪峰、松林等等,也都是冬天的绝美风光。
冬天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季节。在很多诗词中,毛发来不及生避寒;食物难求,让小鸟只得就地干瘪、饿死,绿袍换白衫。比如唐代诗人韩愈的《古从军行》说的冬天饿死了军队的故事,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也写到草木因冬凋零,动物因饥荒死去,读来真是悲!然而,也有些动物可以越过寒冬,挺过饥馑。比如,鲤鱼是“夜泊秋江”的常客,令人叹服。这些动物具有生命力,继续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冬储备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立冬之后,我国绝大部分的耕作工作都暂停。人们的生活重心则从农作物生产转向了储备和储存,保驾护航宝贵的粮食。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咏梅》中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的意境非常深刻。梅花独自在冬日凌寒傲然开放,坚守在墙角,留下一份暗香。这暗香就如同农作物的农剩,而储存它们的方式,也是人们智慧和劳动成果的一种体现。
冬天是一个很特别的季节,也是一个颇为艰辛和寂静的季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富有冬日情怀的诗词,去寻找冬天的生活气息,重新找回内在的平静和宁静,也许,它们是冬日中一盏明灯,为我们带来一些温暖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