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的于)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的含义。
2、王如知此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的用法。
3、王如知此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翻译句式。
4、王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翻译。
以下内容关于《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的意思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的原文》的解答。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翻译: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2. 原文:《寡人之于国也》【作者】孟子弟子 【朝代】先秦译文对照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5.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9.”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1.谷和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8.” 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
19.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也这样办,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20.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21.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22.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23.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24.“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25.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
26.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27.”“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28.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29.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30.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31.”“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
32.’这种说法和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