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摘要大黄异名将军、川军、绵纹,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大黄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天然药物和食品,国外对大黄的食用开发比较先进,如在意大利,人们常用大黄作饮料,有的就直接用大
大黄异名将军、川军、绵纹,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大黄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天然药物和食品,国外对大黄的食用开发比较先进,如在意大利,人们常用大黄作饮料,有的就直接用大黄细末冲泡服食;瑞士等国用大黄与其他食物配合制成大黄糖、大黄饼等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器重大黄,在他们所编著的医学典籍中有许多深刻的见解。中医学认为,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活血、解毒祛淤、利胆退黄等功效。中医认为,大黄的用途十分广泛,适用于实积、实火、热毒、淤滞之证。
现代中药研究资料表明,大黄所含成分很多,有140多种,其中主含蒽醌类成分,如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游离型蒽醌和大黄酸苷A、B、C、D等配糖型蒽醌,大黄还含乙苯乙烯苷类、色酮类、萘酚苷类、苯丁酮类等众多活性成分。另外,大黄还含鞣质、游离没食子酸、桂皮酸等成分。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和减肥作用。大黄所含的大黄多糖可使蛋黄及高脂饮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厌食和缓泻有关。实验研究中还发现,大黄的醇提部位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大黄有良好的保肝功效。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和乙硫氨酸引起大鼠肝纤维化,大黄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大黄及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具有良好的降脂祛脂效果。
在家庭运用大黄防治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宜选用制大黄,且日剂量控制在5克以内,制大黄泻下力减弱,活血作用较好,对中老年淤血证或不宜急下者尤为适合。治疗高脂血症及脂肪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较长时间服食,尤其是中老年气血淤滞型、湿热内蕴型高脂肪血症及脂肪肝患者,口服制大黄应限制在1~3克之内,既有助于坚持服食,又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二,中医认为,大黄属攻下药,泻下作用甚强,因此,妇女月经期、怀孕以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妇女哺乳期服大黄,婴儿食母乳后会引起腹泻,应予注意。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器重大黄,在他们所编著的医学典籍中有许多深刻的见解。中医学认为,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活血、解毒祛淤、利胆退黄等功效。中医认为,大黄的用途十分广泛,适用于实积、实火、热毒、淤滞之证。
现代中药研究资料表明,大黄所含成分很多,有140多种,其中主含蒽醌类成分,如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游离型蒽醌和大黄酸苷A、B、C、D等配糖型蒽醌,大黄还含乙苯乙烯苷类、色酮类、萘酚苷类、苯丁酮类等众多活性成分。另外,大黄还含鞣质、游离没食子酸、桂皮酸等成分。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和减肥作用。大黄所含的大黄多糖可使蛋黄及高脂饮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厌食和缓泻有关。实验研究中还发现,大黄的醇提部位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大黄有良好的保肝功效。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和乙硫氨酸引起大鼠肝纤维化,大黄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大黄及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具有良好的降脂祛脂效果。
在家庭运用大黄防治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宜选用制大黄,且日剂量控制在5克以内,制大黄泻下力减弱,活血作用较好,对中老年淤血证或不宜急下者尤为适合。治疗高脂血症及脂肪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较长时间服食,尤其是中老年气血淤滞型、湿热内蕴型高脂肪血症及脂肪肝患者,口服制大黄应限制在1~3克之内,既有助于坚持服食,又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二,中医认为,大黄属攻下药,泻下作用甚强,因此,妇女月经期、怀孕以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妇女哺乳期服大黄,婴儿食母乳后会引起腹泻,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