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秘方-祛毒复肝汤
摘要祛毒复肝汤 【方源】 《自拟祛毒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40例》[胡大庆,等.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1):18]。 【组成】 山豆根、虎杖、连翘、板蓝根、土茯苓各15g,白
祛毒复肝汤
【方源】
《自拟祛毒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40例》[胡大庆,等.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1):18]。
【组成】
山豆根、虎杖、连翘、板蓝根、土茯苓各15g,白花蛇舌草20~30g,柴胡、白术、薏苡仁、黄芪各20g,厚朴、茯苓、鸡内金各10g。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顿服。1个月为1个疗程,每疗程后复查肝功能及乙肝五项,共服用6个疗程。
【功效】
清热解毒,养肝益脾。主治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者。
【验案】
苏某,男,36岁,1998年6月27日初诊。
主诉:右胁隐痛,劳累后加重,默默不欲饮食,小便黄赤3年余。
病史:患者自1995年发病以来,ALT一直在60~128U/L之间波动,曾多方求治,服用甘利欣、护肝片、肝得健等多种保肝药物,疗效不佳。1997年曾使用安达芬每次300U肌注1个疗程,一度肝功能恢复正常,但病原学指标依旧。
检查:面色灰暗,纳差,小便黄赤,身目俱黄,颈前1枚蜘蛛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肝脾肋下未及。肝功能检查:ALT 3221U/L,ALB 38g/L,GLO 32g/L,A/G 1.2。乙肝五项:“大三阳”。
中医诊断:胁痛(肝脾失调,湿热蕴结)。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则:疏肝健脾,清热利湿。
方药:祛毒复肝汤加茵陈20g,黄芩10g,地耳草10g。共进30剂。
二诊:黄疸退尽,肝功能复常;但见口干不欲饮,乏力,右胁隐痛不舒,舌红少苔,脉细弱。证属病久不愈,邪侵正虚,损及肝肾,宜滋肾养肝益阴,乃以祛毒复肝汤,加生地20g,桑寄生、何首乌、白芍、枸杞子各10g。
三诊:90剂后,诸症消失,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五项转阴。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
本方以山豆根、连翘、板蓝根、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利湿热,理气活血;以黄芪、白术、薏苡仁、鸡内金调脾健胃,肝脾同治。本方重用清热解毒药以祛疫败毒,又不忘养肝益脾以匡扶正气,标本兼治,可收良效。
【方源】
《自拟祛毒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40例》[胡大庆,等.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1):18]。
【组成】
山豆根、虎杖、连翘、板蓝根、土茯苓各15g,白花蛇舌草20~30g,柴胡、白术、薏苡仁、黄芪各20g,厚朴、茯苓、鸡内金各10g。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顿服。1个月为1个疗程,每疗程后复查肝功能及乙肝五项,共服用6个疗程。
【功效】
清热解毒,养肝益脾。主治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者。
【验案】
苏某,男,36岁,1998年6月27日初诊。
主诉:右胁隐痛,劳累后加重,默默不欲饮食,小便黄赤3年余。
病史:患者自1995年发病以来,ALT一直在60~128U/L之间波动,曾多方求治,服用甘利欣、护肝片、肝得健等多种保肝药物,疗效不佳。1997年曾使用安达芬每次300U肌注1个疗程,一度肝功能恢复正常,但病原学指标依旧。
检查:面色灰暗,纳差,小便黄赤,身目俱黄,颈前1枚蜘蛛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肝脾肋下未及。肝功能检查:ALT 3221U/L,ALB 38g/L,GLO 32g/L,A/G 1.2。乙肝五项:“大三阳”。
中医诊断:胁痛(肝脾失调,湿热蕴结)。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则:疏肝健脾,清热利湿。
方药:祛毒复肝汤加茵陈20g,黄芩10g,地耳草10g。共进30剂。
二诊:黄疸退尽,肝功能复常;但见口干不欲饮,乏力,右胁隐痛不舒,舌红少苔,脉细弱。证属病久不愈,邪侵正虚,损及肝肾,宜滋肾养肝益阴,乃以祛毒复肝汤,加生地20g,桑寄生、何首乌、白芍、枸杞子各10g。
三诊:90剂后,诸症消失,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五项转阴。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
本方以山豆根、连翘、板蓝根、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利湿热,理气活血;以黄芪、白术、薏苡仁、鸡内金调脾健胃,肝脾同治。本方重用清热解毒药以祛疫败毒,又不忘养肝益脾以匡扶正气,标本兼治,可收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