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常做的肝功能检查有哪些?
摘要肝功能检测是临床上用来反映肝功能状况的最常用的试验室检查项目。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常出现ALT/AST比值大于1。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
肝功能检测是临床上用来反映肝功能状况的最常用的试验室检查项目。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常出现ALT/AST比值大于1。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升高。约30%严重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约30%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少数患者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慢性重症患者可出现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用维生素K可以纠正。
(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的ALT和AST,正常值为ALT低于25国际单位/升,AST低于28国际单位/升(赖氏法),两种酶对肝细胞损伤很敏感,只要有1%的肝细胞受损,血清中ALT水平就可以升高1倍。一般认为,绝大多数的脂肪肝血清中ALT多为正常,尤其是轻度脂肪肝患者异常者不到10%,表现为单项ALT升高或者ALT和AST均升高。当AST/ALT比值大于3则提示酒精性肝病,其主要原因是与吡哆醇缺乏有关,其中尤其AST下降明显,但是有些情况也可以导致AST/ALT比值增大,比如嗜酒者(无脂肪肝者),药物中毒者等。因此单纯的依赖AST/ALT比值不能准确判断是由于脂肪肝所导致。即使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也没有特异性,因为除肝脏以外,在心、肾、肌肉和胆管细胞等其他组织器官中也含有这两种酶,当组织病变时可以引起酶水平增高,但应排除肝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其他疾病因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的高低不能反映脂肪肝病情的轻重。
(2)γ-GT:γ-GT广泛分布于肝、肾、心、脾、脑和骨骼肌等组织器官中,正常值:低于40国际单位/升(对硝基苯胺比色法)一般的脂肪肝患者其血清水平不会升高,然而酒精中毒和脂肪肝性肝炎时此酶可以升高。其诊断正确率分别是69%和55%。酒精性脂肪肝时水平常升高。约有50%的患者其γ-GT /ALP(碱性磷酸酶)比值大于5,而酒精性肝硬化时,γ-GT水平可明显的升高,随着病情的恢复而降低。当血清中γ-GT水平长期不降,常提示肝病病情加重。因此,测定γ-GT对判断酒精性脂肪肝的预后和治疗的效果有一定意义。此外,在其他肝病(尤其是肝细胞癌变)时γ-GT也可以显著升高。当肝癌病灶切除后,其水平又可以迅速下降,如果再次明显升高则往往提示肝癌复发。所以,测定γ-GT对监测酒精性脂肪肝向肝癌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ALP:又名碱性磷酸酶,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髓,正常值是32~92国际单位/升(速率法测得)正常情况下,肝脏分泌的碱性磷酸酶随胆汁排入小肠。因此,累及肝胆的疾病(如肝癌,胆囊炎,胆管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胆石症等)均可以引起其水平的升高。一般情况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不明显,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以轻度甚至中度升高,但极少超过300国际单位/升。据统计,约有30%的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除此外,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升高还可以见于某些生理现象如怀孕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期等。
(4)Tbil:又称为胆红素,正常值小于17.1微摩尔/升。测定血清胆红素有助于了解脂肪肝患者有无黄疸及其黄疸的深浅,肝细胞损害程度,评价疗效等,并且,测定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对肝细胞性,梗阻性和溶血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也有价值。据统计,约有1/3的脂肪肝患者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增高的,少数患者直接胆红素和尿胆红素也可阳性,但不管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很少超过85.5微摩尔/升。脂肪肝引起胆红素升高的机理可能与弥漫性的肝细胞脂肪浸润以及肝纤维化阻碍胆小管,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有关。
(5)A/G:A指的是白蛋白,在人体内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正常值为40~50克/升,G蛋白指的是球蛋白。据研究,只要1/3的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且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不缺乏(比如氨基酸),则血清白蛋白水平就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这一现象说明了肝脏有很大的潜力。因此,一般轻度和中度脂肪肝患者其血清白蛋白水平多无变化。当蛋白质缺乏,热量摄入不足以及其他重度脂肪肝患者,尤其是伴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者,其血清白蛋白(A)水平下降,球蛋白(G)水平增高,白/球(A/G)比值倒置。一般认为,当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至30克/升以下时,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下降,易出现腹水和双下肢水肿等。经过治疗改善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又可升高。若经治疗后血清白蛋白仍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极高。因此,动态观察白蛋白水平变化对判断脂肪肝的预后更有意义。
(6)PT: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的活性。由于凝血因子由肝脏合成,且半衰期短,因此,测定PT能较早的反映肝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且,肝脏损害越严重,PT延长期越长。一般说来,PT延长3秒钟以上为异常。临床上主要用来确诊脂肪肝及其病变轻重的最准确的方法是肝活检再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但是如果PT延长时间明显延长,则肝活检不能进行,必须再纠正后才可以。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肝脏的损害程度,一般将PT换算成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正常是80%~100%,若PTA低于40%,提示病情较重和预后欠佳。一般的脂肪肝患者PTA并不延长,但重度酒精性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伴有肝硬化晚期者可显著延长,甚至发生大块皮下淤斑,出血征象。
(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的ALT和AST,正常值为ALT低于25国际单位/升,AST低于28国际单位/升(赖氏法),两种酶对肝细胞损伤很敏感,只要有1%的肝细胞受损,血清中ALT水平就可以升高1倍。一般认为,绝大多数的脂肪肝血清中ALT多为正常,尤其是轻度脂肪肝患者异常者不到10%,表现为单项ALT升高或者ALT和AST均升高。当AST/ALT比值大于3则提示酒精性肝病,其主要原因是与吡哆醇缺乏有关,其中尤其AST下降明显,但是有些情况也可以导致AST/ALT比值增大,比如嗜酒者(无脂肪肝者),药物中毒者等。因此单纯的依赖AST/ALT比值不能准确判断是由于脂肪肝所导致。即使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也没有特异性,因为除肝脏以外,在心、肾、肌肉和胆管细胞等其他组织器官中也含有这两种酶,当组织病变时可以引起酶水平增高,但应排除肝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其他疾病因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的高低不能反映脂肪肝病情的轻重。
(2)γ-GT:γ-GT广泛分布于肝、肾、心、脾、脑和骨骼肌等组织器官中,正常值:低于40国际单位/升(对硝基苯胺比色法)一般的脂肪肝患者其血清水平不会升高,然而酒精中毒和脂肪肝性肝炎时此酶可以升高。其诊断正确率分别是69%和55%。酒精性脂肪肝时水平常升高。约有50%的患者其γ-GT /ALP(碱性磷酸酶)比值大于5,而酒精性肝硬化时,γ-GT水平可明显的升高,随着病情的恢复而降低。当血清中γ-GT水平长期不降,常提示肝病病情加重。因此,测定γ-GT对判断酒精性脂肪肝的预后和治疗的效果有一定意义。此外,在其他肝病(尤其是肝细胞癌变)时γ-GT也可以显著升高。当肝癌病灶切除后,其水平又可以迅速下降,如果再次明显升高则往往提示肝癌复发。所以,测定γ-GT对监测酒精性脂肪肝向肝癌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ALP:又名碱性磷酸酶,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髓,正常值是32~92国际单位/升(速率法测得)正常情况下,肝脏分泌的碱性磷酸酶随胆汁排入小肠。因此,累及肝胆的疾病(如肝癌,胆囊炎,胆管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胆石症等)均可以引起其水平的升高。一般情况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不明显,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以轻度甚至中度升高,但极少超过300国际单位/升。据统计,约有30%的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除此外,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升高还可以见于某些生理现象如怀孕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期等。
(4)Tbil:又称为胆红素,正常值小于17.1微摩尔/升。测定血清胆红素有助于了解脂肪肝患者有无黄疸及其黄疸的深浅,肝细胞损害程度,评价疗效等,并且,测定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对肝细胞性,梗阻性和溶血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也有价值。据统计,约有1/3的脂肪肝患者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增高的,少数患者直接胆红素和尿胆红素也可阳性,但不管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很少超过85.5微摩尔/升。脂肪肝引起胆红素升高的机理可能与弥漫性的肝细胞脂肪浸润以及肝纤维化阻碍胆小管,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有关。
(5)A/G:A指的是白蛋白,在人体内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正常值为40~50克/升,G蛋白指的是球蛋白。据研究,只要1/3的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且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不缺乏(比如氨基酸),则血清白蛋白水平就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这一现象说明了肝脏有很大的潜力。因此,一般轻度和中度脂肪肝患者其血清白蛋白水平多无变化。当蛋白质缺乏,热量摄入不足以及其他重度脂肪肝患者,尤其是伴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者,其血清白蛋白(A)水平下降,球蛋白(G)水平增高,白/球(A/G)比值倒置。一般认为,当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至30克/升以下时,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下降,易出现腹水和双下肢水肿等。经过治疗改善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又可升高。若经治疗后血清白蛋白仍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极高。因此,动态观察白蛋白水平变化对判断脂肪肝的预后更有意义。
(6)PT: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的活性。由于凝血因子由肝脏合成,且半衰期短,因此,测定PT能较早的反映肝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且,肝脏损害越严重,PT延长期越长。一般说来,PT延长3秒钟以上为异常。临床上主要用来确诊脂肪肝及其病变轻重的最准确的方法是肝活检再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但是如果PT延长时间明显延长,则肝活检不能进行,必须再纠正后才可以。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肝脏的损害程度,一般将PT换算成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正常是80%~100%,若PTA低于40%,提示病情较重和预后欠佳。一般的脂肪肝患者PTA并不延长,但重度酒精性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伴有肝硬化晚期者可显著延长,甚至发生大块皮下淤斑,出血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