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尚书,今存《尚书》是不是伪书?

2022-01-09 16:11:55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今文尚书。《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经典,上纪唐虞之际(《尧典》),下迄秦穆(《秦誓》),以先秦国家文书汇编的形式,构建了先秦古史系统。可谓中国史学、文学、哲学、文字学等之发端,故后世但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今文尚书。《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经典,上纪唐虞之际(《尧典》),下迄秦穆(《秦誓》),以先秦国家文书汇编的形式,构建了先秦古史系统。可谓中国史学、文学、哲学、文字学等之发端,故后世但以“书经”誉之,而不入“史”书之目。

今文尚书,今存《尚书》是不是伪书?

如果有简帛、铭器、甲骨等文物出土,光熟悉文字古今隶变,不能精通经学者,想释读出来并得到学界认可,那是不可能的。这也从考古学上证实,诗书礼春秋等经籍,包括《史记》的三代本纪,其所述史实大致不差。自殷墟甲骨出土以来,考古已迄百年,说实话,今文尚书能被证伪之处甚少,相反每次考古成果,都足于丰富我们对先秦经传的认知。

今文尚书,今存《尚书》是不是伪书?

今存《尚书》,既有汉初伏生所传29篇本“今文尚书”,也有东晋梅赜所献、托名孔安国所传的58篇本“伪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有长达数百年的学术交锋,未闻其有伪者;伪古文尚书自宋以来,诸家论之为伪书甚详,已为定谳所谓“今文尚书”,是指以汉隶为记录文字。济南伏生本秦朝博士,秦时焚书,伏生于壁藏之,后流兵大起,伏生流亡;汉定天下,伏生发壁取其书,已亡数十篇,仅得29篇,遂教于齐鲁之间。汉文帝求能治尚书者,欲征召伏生,时伏生年已九十余,不能行,朝廷乃诏令太常使掌故晁错前往受书,其后分为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博士。故终汉之世,今文尚书一直列于学官,既为朝廷所尚,贾逵、马融、郑玄所注者其实都是伏生夲29篇。值得一说的是,汉人以《尚书》为“天书”,故取法北斗七宿,皆定为29篇。伏生本《尚书》,《顾命》与《康王之诰》为二篇;汉武帝末,河内献《泰誓》,欧阳夏侯三家乃合《康王之诰》入于《顾命》,而增《泰誓》一篇,仍为29篇。

今文尚书,今存《尚书》是不是伪书?

今文尚书乃是与古文尚书相对而言的。所谓“古文尚书”,是指以先秦“蝌蚪”文所书,与《书序》同出于孔子故宅者。汉景帝时孔壁出书,比伏生本多出16篇,加上含《尚书》百篇篇目的《书序》,共46篇。《艺文志》云“四十六卷”,班固自注云“五十七篇”,实则16篇析为24篇,《盘庚》分为三篇,而后出之《泰誓》亦为三篇,《武成》亡于东汉光武帝初年,故29加24加5减1,即57篇。阎若璩曾详考之,献古文尚书者实孔安国后人,安国之寿不当及巫蛊之乱。孔壁古文,孔安国但以今文读之,未曾作传,安国传都尉朝,朝传于胶东庸生,远传至东汉贾逵,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作注,大显于世。

今文尚书,今存《尚书》是不是伪书?

司马睿复兴晋室于江左,梅赜献上58篇本“伪古文尚书”,实则析伏生本为33篇,另伪造25篇,托名“孔安国”传,自唐撰《五经正义》以来,遂成官方定本,欺世千余年。25篇为伪造,故58篇本被贬称“伪孔传”。伪孔本于文字训诂倒有可鉴之处,毕竟是西晋以来之说解,况且抄袭古文经学大家王肃之处甚多,然于史学研究无益,因其本拼凑先秦古籍以演臆说。

今文尚书,今存《尚书》是不是伪书?

孔壁出书,的确是一件文化盛事。而古文经亡佚,也的确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件憾事。数十年来,战国楚简研究屡有发现,古文尚书的影子频频出现今文学家以配合政治教化为主旨,群经之事理有限,自不足适应万端之政教,故对经文推衍引申,甚至杂以阴阳谶讳灾异之说,以致穿凿附会,失却经义本然。古文经虽行于民间,多为私家授受,然以疏解经文、实事求是者居多。郑玄遍注群经,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诸家,故至东汉末已为学林风尚。然汉之世,仅西汉末平帝(王莽所立)时一度列于学官。

今文尚书,今存《尚书》是不是伪书?

朝廷既重今文经,故贾、马、郑也未对孔壁16篇及《书序》作注解,以致其大多亡佚于晋永嘉之乱。《新唐书》尚有徐邈注逸书三卷,应彻底亡失于唐宋之间。比较庆幸的事,太史公虽习今文尚书,曾从孔安国问故,其夏商周本纪得益于孔壁百篇书序甚多,此也良史可贵之处。

尾声:伏生授书,孔壁出书,汲冢出书,楚地出简,如《尚书•皐陶谟》之“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皆盛世文化昌隆之征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楚地作为战国文化高地,大量竹简横空出世。鲁亡于楚,鲁地儒家文献风行于楚并非不可能。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多为儒家文献。清华战国楚简,也不乏先秦儒家经典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湖北荆门郭店楚墓,所出十六篇先秦文献,除《老子(甲、乙、丙)》《太一生水》两篇道家典籍外,余者全是儒家经典。其与《尚书》逸篇的关系到底如何,的确引人深思,也让人难抑好奇,然司马迁、班固皆不可能见过,各朝史志不载,欲证明其为《尚书》逸篇,得到大家认同,殊非易事!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极为突出。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出现伪古文尚书的语句。孩子问我,我讲其出自《仲虺之诰》,本亡于晋永嘉之乱,此语为东晋梅赜所传伪书。问题是老给孩子讲伪孔本,岂非助长疑古思想?而且大量网文,所引《尚书》实皆伪孔文,其出处应在《左传》《国语》及先秦诸子里,望慎之。

本民族的,而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方可使中华永续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

探求历史的深度,触摸文化的温度,@嘉会天下 与您共勉!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