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奖励的危害
过度奖励的危害
奖励是一种积极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人们的动力,使其更加努力地追求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过度奖励往往导致不良后果。过度奖励是指对于某个行为的奖励过于频繁或数量过多,以致于超出了该行为的本身价值。这种行为看似会激励个体,但实际上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第一、影响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心深处的推动力量,是个体自我满足与自我发展的源泉。当某种行为被过度奖励时,个体内在动机的驱动力会被削弱。过度奖励将使人们更加关注奖励本身而非被奖励的行为,从而对内在动机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使行为构成依赖
过度奖励还可能使得个体过度依赖奖励来推动行为。当奖励与行为相分离时,个体将失去行为的动力,而不再寻求实现目标的方式。这种依赖性极易形成恶性循环,激起个体对于奖励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行为陷入更加消耗和不健康的境地。
第三、导致短期行为和违规行为
过度奖励还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和违规行为。短期行为指的是为了获得快速、立竿见影的奖励而采取的行为,而不考虑长期效果。这样的行为例子包括目标设定不合理、倾向于执行简单易做的任务等。违规行为则是出于追求奖励而不择手段地违反规定和道德原则。这种行为不仅会扭曲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会威胁整个社会的法制安全。
第四、降低行为质量和创造力
过度奖励不仅容易变成个体的心理包袱,同时也会降低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这是因为过度奖励会让个体变得相对懒惰和自满,不再寻求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当个体面对严峻的挑战时,他们会觉得很大程度上“惯坏”的奖励已经足够对付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没有太大动力去展现创造力。
第五、影响社会公平
最后,过度奖励还会影响社会公平。在过度奖励的体制下,那些通过选择适合于奖励的行为或利用某些特殊条件获得奖励的个体,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获得奖励的个体则被迫承受更多的失落和挫败感,从而使社会的发展方向失去平衡和公平。
总而言之,过度奖励会破坏个体的内在驱动力、降低行为质量、影响社会公平等不利后果,而正确的奖励策略则应当遵循激发内在动机、鼓励长期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等基本原则,以便使奖励真正地达到积极的激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