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主人公,完璧归赵真的是赵国赢了吗?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历来都是来赞颂蔺相如的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甚至在《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昭襄王就成了一个贪婪愚蠢的反面人物,来反衬蔺相如光辉万丈的正面形象。
但是现在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再来复盘,觉得这个事还是有点意思的
从外交上来看蔺相如作为一个使者,出使外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面子!就是赵国的国家形象。
所谓外交无小事,使者到了外国国都,一举一动都需要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国家形象。
这块和氏璧就是赵国的面子!
一块和氏璧换十五个城池,这话一听就不靠谱,但是你必须去,去了必须要回来,如果和氏璧没带回来,赵国就丢了面子,进而会影响军民的自信心,如果秦国在做一些舆论攻势,那赵国很容易分崩离析的。
所以从外交上来看,和氏璧必须带回来。
蔺相如也做到了,而且还狠狠地打了秦昭襄王的脸。
从战略上来看秦昭襄王即位后,文以范雎为相,实施“远交近攻”;武以白起为帅,对外用兵。
到了秦昭襄王的时候,秦国已得了巴蜀和黔中,并多次大败楚军,一统六国指日可待了。
而与秦国接壤的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国力也是大增,到赵惠文王的时候,更是“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隐隐和秦国有分庭抗礼之势。
所以秦国统一的最大障碍就是赵国了。
但是也不可能直接开打吧,于是秦昭襄王可能就会想办法试探虚实了。
赵国意外得到和氏璧(是不是秦国故意放过去的暂且不论),秦国就提出来要用城池交换和氏璧。这个行为很有可能就是在试探赵国。
如果赵国直接答应,那不用说,直接可以灭之;
如果赵国不答应,有底气,那就得缓缓,想想其他办法;
如果赵国犹豫了,那就是有机会,说明赵国没有表面上那么强了。
赵国什么反应呢?
面对秦国的信函,国君犹豫不决,臣子束手无策,最后只能强提小小的门客蔺相如为大使,去秦国。
蔺相如可能是很厉害。
但是哪有临时提拔一个不知名的人去出使外国的?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仅此一举,高下立判。
蔺相如到秦国再怎么怒发冲冠、玉石俱焚,都是在强撑脸面啊。
不管和氏璧能不能拿回来,秦昭襄王都已经明白赵国就是外强中干。
之后蔺相如设法偷换和氏璧,然后完璧归赵,算是做到了幸不辱命。
而秦国应该也已经摸清楚了赵国的实力,主要是搞明白了赵国君臣的能力。
总的来说所以我认为“完璧归赵”是赵国赢了,赢得了面子。秦国是输了,秦昭襄王简直颜面扫地。
但是再往后看呢,最终的赢家还是秦国。
那和氏璧到底是不是试探的手段呢?
也可能秦昭襄王就是倚强凌弱,想拿回来和氏璧炫耀,但是赵国君臣的所作所为肯定会落到秦国人眼中。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
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又灭亡西周国(此西周不是作为朝代的“西周”,而是战国末期的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秦昭襄王五十五年,昭襄王去世,终年有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