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领导换届期间如何与新领导建立关系?
原文】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魏相因昌成君许广汉奏封事《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译文】汉宣帝想报答大将军霍光拥立自己作皇帝的大德,便封霍光兄长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命他以奉车都尉的身份主管尚书事务。魏相通过昌成君许广汉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说道:“《春秋》讥讽由贵族世代为卿的制度,厌恶春秋时宋国三代没有大夫和鲁国季孙氏专擅国政,都使国家陷于危亡混乱之中。我朝自孝武皇帝后元以来,皇室不能控制各级官员的俸禄,朝政大事都由职权最高的大臣决定。如今霍光虽死,他的儿子仍为右将军,侄儿掌管中枢事务,兄弟、女婿们都身居权要之职,或担任军事将领,霍光的夫人显以及几个女儿都在长信宫门录有姓名,甚至半夜也能叫开宫门出入氏一门骄奢放纵,恐怕会渐渐难以控制,所以应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消灭他们可能会生出的阴谋,以巩固皇家的万世基业,也保全功臣的后代子孙。“依照惯例,凡上书朝廷,都是式两份,其中一份注明为副本,由主管尚书事务的人先打开副本审视,如所奏之事不妥,则不予上奏。魏相又通过许广汉向汉宣帝建议,取消奏章副本,防止阻塞言路而蒙蔽皇上汉宣帝认为很对,下诏命魏相担任给事中,全部采纳了魏相的意见。
【解析】
1、前文提到御史大夫魏相是直接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建议汉宣帝提拔车骑将军张安世为大将军,而汉宣帝只是加封为大司马,职务还是原地不动,让他主管尚书事务。而大司马在西汉时期也就相当于荣誉职务,并没有多少实权,具体有没有实权还得看职务,而大将军是最高武职,是控制军权的,所以汉宣帝并没有提拔张安世为大将军。
2、上文提到魏相是通过昌成君许广汉向汉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这次魏相为何不直接自己上奏,而是通过许广汉上奏呢?职场天道分析:前文说到魏相向汉宣帝提出提拔张安世为大将军,估计是这个原因触动了汉宣帝的权力安全,被汉宣帝提防着,从而不见魏相。因为大将军是实权职务,是掌管朝廷整个军队,而汉宣帝好不容易摆脱前大将军霍光的控制,正在想怎么掌控大将军这个职务,你魏相竟然让汉宣帝提拔张安世为大将军,那不是让汉宣帝把权力拱手于人?汉宣帝能高兴吗?
3、一朝天子一朝臣,魏相正在试图跟新任领导搞关系。因为上次建议提拔张安世为大将军的事情而被汉宣帝提防而不接见他,所以只能托许广汉转交秘密奏章,而魏相这次提出的见解是皇室不能控制官员,说霍光的家族成员都身居要职,骄奢放纵,实力极大,需要消减他们的势力,这个奏章可谓一针见血指出汉宣帝的痛点,因为之前是霍光辅政,大权都在霍光手里,汉宣帝只是傀儡皇帝,不能够控制臣下,可谓憋着一肚子气。
4、魏相要重新站队可不容易,在加上上次建议提拔张安世为大将军,又被汉宣帝提防,可谓出师不利。这次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分析出朝廷的问题点,明确说霍光的势力过于庞大需要消减,这就是向汉宣帝表态,表明他张安世是支持汉宣帝的,是站汉宣帝的队伍。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因为价值观混乱而做不出来,比方说你是原领导提拔的,原领导退休或者调离后新领导上任,对新领导各种不服,新领导能不收拾你?而魏相则很聪明,看到霍光势力大势已去,马上切割与霍光势力撇清关系,从新站队汉宣帝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