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离退休还远,怎么买养老保险最划算?四问养老保险
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市场发现,养老金储蓄、理财、保险类产品扎堆上市外,还有入选试点范围的4家养老保险专业公司将在明年推出更多商业养老金产品。消费者似乎多了很多选择,该如何测算自己的养老金缺口、规划和选择养老产品呢?北青报记者对此做了深入采访,从四个不同角度做了分析和提示,告诉您如何选养老金产品。
一问:养老金产品扎堆上市,选哪款最合算?
金融机构加快推出养老产品,多款产品面世。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包括23家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14家证券公司、6家保险公司、40家基金公司和37家基金销售机构。此外,加上银保监会首批公布的7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证监会首批公布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纷纷陆续面世。
11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披露首批入围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包含6家公司的7款产品,中国人寿《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人保寿险《人保寿险福寿年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太平人寿《太平岁岁金生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太平养老《太平盛世福享金生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泰康人寿《泰康臻享百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泰康臻享百岁B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国民养老保险《国民共同富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这意味着,今后市民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去购买这7款养老保险产品。
各家公司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通过官方App或小程序,对组合类型、稳健型组合、进取型组合的保费、每年可领金额、保证利率等内容有详细介绍。落地签约的各家公司选择开户的银行也不同,如中国人寿集团合作的银行是广发银行;泰康人寿出单的网点有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
某险企销售人员介绍,购买产品前需要先在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存入钱后即可购买银行储蓄、基金理财和银行保险产品;首批上市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可以根据投保人风险偏好自由选择,由于投资策略不同,进取型可能产生更高的收益,但也存在更大风险。稳健型组合的最低保本利率3%,进取型组合最低保本利率0.5%。北青报记者看到,通过险企新上线的小程序可以测算个人养老金保险的预期收益,比较清晰和直观。
提示:退休金自动测算APP上线提示养老还需早规划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国民养老最新推出一款“国民养老规划”小程序,个人通过输入年龄、职业、当前税前月工资收入、当前累计缴费年限等信息,可自动测算出退休时可领取基本养老金账户中的退休金金额。消费者可自行估算期望获得的养老金与未来可领取养老金之间的缺口,做好养老理财规划,购买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等产品以弥补不足。
一位今年30岁、工作7年的白领张女士,目前税前收入是1万元,从事公共事业领域的工作,测算信息显示假设55岁退休,将在2047年退休,如按照未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3%,未来个人账户记账利率3%带入测算,预计退休后首月领取养老金10676.08元。如果按照未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5%,未来个人账户记账利率5%带入,预计退休后首月领取养老金15667.92元。张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年过30后感觉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认为养老是大事,还需长远规划。
二问:月入1万卡在“抵税”线上,个人养老金买了反而不合算?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4号“自2022年1月1日起,在先行城市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长期从事税收业务咨询工作的某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告诉记者,税收优惠的力度则因人而异。高收入群体税收优惠更明显。3%的税率相当于是年薪范围在10万-13万之间的个税税率,在这个工资范围及以上的人群将会享受到较为明显的税收优惠。
例如,A先生2022年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0万元,自1月1日起他每月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费1000元并选择在汇算清缴时扣除,A先生将个人养老资金账户中的资金投资了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如未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扣完免征额6万元、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等,A先生2022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20万-6万)*10%-0.252万元(速算扣除数),即1.148万元;而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后,A先生2022年缴纳个人所得税为(20万-6万-1.2万)*10%-0.252万元,即1.028万元。最终可少缴纳个人所得税1200元。如果A先生2030年1月1日退休,选择按月领取个人养老金1000元,2030年A先生领取的1.2万元养老金可以单独按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360元。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相同的收入下选择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可享受840元税收优惠。
对于月入1万元、年收入12万元的B先生来说,免征额6万元,三险一金2万元,专项附加扣除有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父母年满60岁需要赡养可扣除3.6万元,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万-6万-2万-3.6万=0.4万元,应纳税4000*3%=120元。确实也可能出现,缴纳12000元养老金后,当期虽然不用纳税,将来领取时却需要按3%纳税360元,税负增加了240元。
而对于月薪低于1万元群体,缴纳个人养老金税负可能增加。例如,对于月入5000元的C先生来说,年总收入6万元,扣完免征额6万元本来就不需要缴税了,此时不管缴纳多少钱的个人养老金,将来领取时都要按照3%纳税,税负反而增加了。
提示:不同收入人群可以这样规划养老金储备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的一大亮点是税收递延,在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高、专项扣除等的影响下,实际上当前真正能够享受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措施的人群是非常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保险金可以面向更为广大的消费人群,用优质的保险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养老保障与服务。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目前更多是人群上的互补关系,集中推出商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有助于保险行业发挥合力,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月入1万卡在“抵税”线上这些情况,如果单独考虑税收收益,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缴纳4000元个人养老金,当期不必再纳税,未来领取时4000元再按3%纳税120元,递延纳税获得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年收入低于6万元无法享受到个人税收优惠,可以考虑购买其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三问:商业养老金产品VS个人养老金保险有何区别?
明年1月1日起,根据《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通知》,试点的商业养老金区域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等10个省(市)。参与试点的4家养老保险公司为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解释说,商业养老金定位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惠性、创新性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具有支持和补充的作用。
提示:四个方面搞清商业养老金产品与个人养老金保险区别
商业养老金产品与个人养老金保险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是,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养老保险制度。商业养老金是个人自愿参与,市场化、法治化运作的养老金融业务,由养老保险公司提供包括账户管理、规划顾问、产品购买、长期领取等一站式服务。
第二是,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个人参与商业养老金业务,不享受相关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无论是否参加社保,年满18周岁的个人均可与养老保险公司签订商业养老金业务相关合同,通过商业养老金账户长期积累养老金。
第四是,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商业养老金客户可选择购买养老保险公司提供的多种商业养老金产品。
四问:一经购买无法退保,离退休还早的年轻人怎么买养老产品?
在采访中,90后年轻人小李告诉记者,刚工作3年,手中的现金流不多,在可预期的未来需要购房、购车,之后可能还有子女教育开支等花销,是否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点持有观望态度。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教授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缴满、符合条件时才可领取养老金,不可以退保;而商业养老金产品涵盖的范围比较大,如分红养老保险、分红人寿保险、万能型、投资连结型保险等,尽管允许退保,但会产生退保手续费,退保将给投保人造成损失。因此,无论是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或个人养老金保险,投保人均务必理性、谨慎选择。
提示:年轻群体应适当配置养老资产
针对年轻人如何购买养老保险产品的问题,王绪瑾教授表示,年轻人距离退休的时间年限较长,例如90后、20后年轻人距离退休还有30年-40年,金融产品也不得不考虑抵御通货膨胀的情况。个人养老金最核心问题是设计的产品是否能让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收益率高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实现较高的增值。
“不能说你现在买了一只烧鸡,现在交保费钱能够买只烧鸡,等到领取养老金的时候还够不够买一个烧饼,通货通胀的情况也得考虑”,王绪瑾教授表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放弃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个人养老保险,货币同样会贬值,而保险产品总体还有一部分回报的。”
宋占军表示,对于年轻群体,应逐步认识个人养老金,适当配置养老资产。个人养老金不仅可以用于养老,还可以在死亡、失能等情形提供保障,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的保障。一旦遇到产品收益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消费者一方面应充分认识个人养老金收益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产品转换等方式调整个人养老金产品或公司。养老资产配置是一个长期规划。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