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看完茶叶演变史!
首先要说的是,“茶”这个字,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当时写作“荼”字,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才将“荼”改为了“茶”。
你知道“茶”字有几种写法吗?
那么,我们就从上古时代开始说起,追根溯源,讲一下茶是如何被祖先发现,又如何迅速风靡世界,成为国民饮品的。
上古时代(茶作药用)
关于茶的确切起源,众说纷纭,无从查考。不过大多数看法倾向于神农氏。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中也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真是太难为神农氏了)
真乃神药也!
可见,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出现的。
东西周(茶是用来吃的)
到了东西周时期,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了,不过那时候茶是用来吃的,有的直接嚼叶子吃,有的将茶叶放进汤里,还有的直接煮把茶叶放粥里,做成“茶叶粥”。直到现在,我们还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煮茶叶蛋,煮茶香鸡等,只不过不再吃茶叶了。
秦(吃茶改为喝茶)
秦朝时,人们不再单一地吃茶,而是逐渐当饮品来喝,同时依然拿来做药用。
两汉(茶饼出现)
两汉时期,制茶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出现更易运输的茶饼。成都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时期的华佗明确提出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之效,经常安利给朋友们。
此物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实在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备之佳品,老哥要不要试试?
唐(出现“煎茶”之道)
唐朝时,茶逐渐开始成为一种艺术,流行于高层人士中。将喝茶上升到艺术层面的,当仁不让地要归功于“茶圣”陆羽。
中唐以前,人们喝茶的时候还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傲娇的陆羽非常瞧不上这种喝茶方式,曾直言“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臭水沟里的废水。
那帮人喝茶太没品,跌份儿!
他将这些调味料全都舍弃,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叫做“煎茶”:
先将饼茶碾成粉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唐代茶具(点击可查看大图)将茶放于茶鍑中煎煮,茶鍑架在交床上风炉至于交床下加热茶鍑底
宋(斗茶盛行)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领先世界。有钱有闲,人们对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茶饼在宋朝极为流行。
茶饼有多贵呢?在宋代,一饼茶值二两黄金。在茶饼中,龙凤团茶可以说是茶中的LV,妥妥的奢侈品,每一团具有龙凤纹饰的茶饼可值数十万钱。
而且,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的玩法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斗蛐蛐,斗狗,然而这些活动在宋朝人看来太LOW了,他们玩的是“斗茶”,认为这才是文人雅趣,而斗茶和“品香、插花、挂画”并称为 “四大雅事” 。
斗一波,来不来?斗就斗,谁怕谁!
斗茶的要点在于“点茶”:
点茶就是用小勺将茶末分到几个茶碗里,冲入滚水,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搅动茶汤,使之产生茶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
点茶完毕,接下来就是“斗茶”了。
斗茶,一看颜色,汤色纯白如乳胜出,青白、黄白、灰白为负;、二看汤花,汤花匀细,久聚不散,紧咬盏沿,没有水痕,叫做“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
点茶技法后来被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了抹茶道,成为了日本文化一个重要标签。
源自宋代的日本抹茶
在中国文化史上,唐诗宋词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高峰,茶文化也形成了两座巅峰。
元(工艺转变,重炒制)
开始制作散茶,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有所转变,重炒制。
明(改团为散,散茶盛行)
明朝时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散茶逐渐成为主流。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你们能喝上绿茶红茶乌龙茶,都得感谢我!
散茶风行民间,喝茶方式也变得更简单:直接用沸水冲泡,这一饮茶的方式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清(简化茶具)
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更有很多爱喝茶的皇帝。
其中以乾隆为代表,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同时,茶具也进行了简化,这样也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清朝盖碗的流行,就和爱茶的乾隆皇帝密不可分。
朕独爱盖碗茶
走向世界
由于便于运输,体轻价高,大航海时代,西方人开始对茶进行大量交换。
18世纪时,茶已经取代丝绸,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这个阶段也被命名为茶叶世纪,而从中国输出的茶也成为了西方人身份的象征。
"hey Elizabeth,how about the tea?" "delicous!"
贵族借由茶展示自己的优雅品味,收藏来自中国的茶具也成为了贵族权力的象征。从此,西方人对茶的态度从狂热变味上瘾,并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创造。
如今
一片小小的东方树叶
经由先人智慧,千年传承
沉淀出高度成熟的人间精品
风靡全世界
深深影响各地的人们
日本茶道,延续茶的古典之美
欧洲下午茶,在都市中享片刻欢愉
潮汕功夫茶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至此,大自然对东方人民的馈赠
传播到了全世界
茶
起源于中国
风行于世界
未来
相信茶文化会继续多样化
茶会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回味!
参考资料:
1、《中国茶经》,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2、《中国茶叶词典》,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