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

2024-01-02 09:03:13 婚姻两性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01有钱人心都黑,少不了坑蒙拐骗,要不怎么能赚那么多钱?当然,他们也靠关系、还有就是运气好!那个小妖精能当总监,肯定跟x副总睡过,要不怎么


底层思维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有钱人心都黑,少不了坑蒙拐骗,要不怎么能赚那么多钱?当然,他们也靠关系、还有就是运气好!

那个小妖精能当总监,肯定跟x副总睡过,要不怎么会提拔她,一看就是jian货,老娘靠自己本事吃饭,才不屑像她那样!

我们小孩上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不好,她是不是不擅长学语文?我小时候语文也不好。

女孩天生就不擅长数学、女孩学不好数理化是正常的。你看隔壁老王家那个闺女,小学学习挺好,到初二不就不行了吗?

看书太费劲了,田老师有更简单的学习方法吗,不用看书的那种?

能给我几个框架,让我干活又快又好吗?

我在一个国企,感觉身边同事水平都一般没有高手,没法从他们身上学习。总感觉这单位阻碍了我的发展,该怎么办?

公司给我这么点工资还想怎么样,给它干活就不错了,谁管结果怎么样啊?

作为女人,我不靠老公靠谁啊?

老公挣的钱当然是我的,必须一分不少地交公。

02

饺子在中国北方是一种神奇的食品,许多地方春节的习俗是从初一要吃到初四,每天必吃。

而且大部分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果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吃饺子不会出大错误。网上甚至有人恶搞说“圣诞节的饺子,万圣节的面”,将中国的节日思维套用到西方的节日上。

老一辈儿的北方人都认为饺子是最好吃的食物之一,招待客人吃饺子也是表示重视和尊重的方式。

但现在许多八零后、九零后和更多的零零后已经不这么想了,有一些年轻人拒绝吃饺子,认为不好吃。

底层思维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

 

如果你去分析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与吃喝相关:饺子、元宵、粽子、面条、汤圆、月饼,还要配上喝酒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在主要依赖人力和畜力耕作的情况下,整个农业社会其实也是物质短缺的社会。

人们最核心的需求是解决吃喝的问题,但由于物资短缺,大部分时代食物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内容之一。

因而在节日时,除了节日本身的意义外,能够吃好喝好就成了我们节日的核心目的。

简单理解,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即个人的思维模式,它对人们的语言和行动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也就是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

最明显的区别是东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差异,通常认为西方由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注重逻辑思维;而我国的国民大部分更强调辩证思维、中庸之道。

上面提到的饺子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农业社会物资的短缺,造成大部分中国人最重视吃的问题,大部分节日也跟吃有关,甚至到现在父母养育孩子最先考虑的是让孩子吃好喝好。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文化、甚至技术发展的影响,而这种思维模式又指导着我们的行动和语言。

认知心理学甚至认为,人们的大部分情绪其实不来自于事实,而是来自于思维模式。

当杯里只有半杯牛奶时,有的人会认为怎么只剩下半杯了,而有的人会想到还有半杯,真不错。前者是悲观的人,而后者是乐观的,但半杯牛奶其实是一件事实而已。

再举个例子,当一个自卑的人和一个自信的人都跟他们的经理打招呼,经理都没有反应就过去了。

这时候,自卑的人往往会变得心情不好,认为经理是对他有意见,觉得他不够好才不搭理他;相反,自信的人则不会有过多的反应,他会认为也许经理有事,也许是没看到,总之他的思维方式不会让他立马产生过多消极的想法。

思维模式是心智的底层操作系统,如果这个系统有问题,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不会变得更好。

如果一个人觉得未来是一片灰暗的,这样的人无论有多高的天赋、无论他掌握多少知识与思维方法都没用,他都不会愿意去追求和上进。

相反,那些天赋和能力一般的人,如果认为世界虽然不完美,但自己有责任让它变得更好,那就会去学习、实践,慢慢地就会超过那些先天条件好的人。

03

如果有心,你去观察身边不同的人,那些生活幸福、工作努力并取得较高成就的人,大都具备了相应的思维模式。

而那些将日子过得灰暗甚至颓败的人,除了社会疾病等因素外,也一定有很多是因为他们思维模式的原因。

就以前面讲的“女孩不擅长学习数学”为例,这当然是一个很扯淡的观点。类似的不擅长语文、英语......

我们承认男孩女孩性别和大脑发育的差异,但这并不能推导出“女孩天生就不擅长数学”这样的论断。

正相反,是因为这样的论断先入为主的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心中产生的影响,使许多女孩“认为自己学不好”:

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去努力学习数学,所以结果就真的学不好了。

要明确,是错误的认识导致了结果(学不好数学),认识就错了,结果一定会错,因为人的行动、努力和思考是受自己的认识支配的。

本质上讲,对于初等数学的内容,不需要天资聪颖智商140,普通的孩子只要不畏惧、有信心、下功夫,都能学会。

也许这样的孩子成不了杰出数学家,但应付一般的考试都应该是没问题的。

05

普通人的思维模式上有很多缺陷,名人也不能例外。

按照大卫·伯恩斯在《好心情手册》里面的说法,这种“要么全部都有,要么没有”的认知是完美主义者的典型认知错误:用一种极端的、黑白分明的标准来评价自己。

一位成绩一直是A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得了B之后说:我完蛋了。

这种认知是许多人痛苦的根源,也是许多抑郁症的典型思维模式。

底层思维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

 

许多人纠结于原生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最大的表现是它在你的大脑里“植入”了许多理所当然地“认识”,而且你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认知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符合这个时代。

在这里面,有许多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但也有许多不正确、过时甚至封建的糟粕在里面,让你根本不自知的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生活和工作,去判断和思考,这才是最可怕的!

那该怎么办?我认为起码有以下两个点。

关于如何真正改变、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有兴趣可以学习KMC底层思维能力提升在线课程,通过练习和反思方式真正提升个人思维模式。

第一点:培养认知能力,能够自我反思和审视自己。

元认知讲我们要能够监控自己的认知,像照镜子一样去警惕、发现自己认知中的错误,然后及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但这有一个前提,是你要知道正确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正确的为何,那何来对照、比较和改进呢?这就涉及到要多学习、多交流的问题,发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内容。

譬如我们传统的观念是要勤俭持家,花钱的时候要量入为出,借贷是被鄙视和归入“败家子”的行当的,影视剧里面也有许多关于去当铺的悲惨故事、杨白劳的前车之鉴等等。

但经济学家的研究却发现,在现在的环境下,如果想积累大量的财富,一定要用杠杆去投资才有可能,勤俭持家最多只能达到小康,而只有大幅度的杠杆才能保证你成为富翁(当然也可能破产)。

第二点:相信努力就有希望,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成长型思维。

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的研究兴趣在于动机、个性和个人发展。

她最出名的研究成果是在思维模式上,第一次区分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通过试验和观察,她发现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会采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当问题都足够简单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可以搞定。

但当问题越来越复杂的时候,一部分孩子就放弃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开始逃避这些问题并找别的话题或者玩别的游戏;但另一种孩子却仍然能够沉浸其中,认为只不过是现在还没有找到答案,经过学习、努力总能解决这些问题。

她把前一种思维方式叫固定型思维模式,后一种思维模式叫成长型思维模式。卡罗尔•德韦克认为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小孩而言,他们的基本认知是: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还不够聪明(或者聪明度不够),所以我解决不了,只能放弃。

而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基本认知是:我正在解决的路上,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但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能够锻炼自己,从而最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事情总能搞定。

两种思维模式确定了两种孩子面对困难和成长的态度,固定型的孩子类似于认命的思维方式:每个人的聪明程度是固定的,面对困难问题搞不定的时候就拉倒吧。

所以卡罗尔•德韦克建议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夸奖“孩子聪明”,而是更强调过程“孩子通过努力得到了提升”,哪怕这个提升仍然没有考到高分,依然值得赞扬。

中国的许多家长也慢慢接受这个观点,开始赞扬自己孩子的努力。但问题是,这个教育体系还是看分的,经过12年的考试和大大小小的打击,许多孩子在许多科目上其实已经认命了:我就是学不会英语、我没长数学的大脑、我就是不会写作文等等。

其实你要去分析那些说自己学不会英语、不会数学和写作文的孩子的时间分配,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认为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花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一次或几次的考试失利,然后觉得自己不擅长,然后就不愿意花时间去做,然后考试更加失利,坐实自己“真的不擅长”!

固定型思维方式不仅仅是学习不好的人才有,也不仅仅存在于学习上。那些在学校里混得如鱼得水的人,也可能是固定型思维方式的人:他的天赋足够好,在学校大部分学习靠小聪明足够应付,所以一直如鱼得水,而我们外人会觉得他很上进。

但当真正到社会上的时候,遇到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时,因为是“固定型思维”,失利2次后也就放弃了。这样的事情很多,不信你想一想原来在学校你认识的那些学习很好的人,20年后再交流时许多人都是灰败的情绪。

而那些成长型思维的人,也许资质一般、家境一般,但从来不信邪、不认命,坚信努力就能长进。他们也许不是长进最快的,但当许多他的同行者已经停下来的时候,他们一直向前,假以时日他们就耀眼起来。

有一个笑话,中国那句俗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被翻译成英文时的意思是:我知道未来会更好,但为什么更好,我也不知道!

也许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精神:

未来会更好,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就是相信他会好,所以我得一直努力。

努力努力着,可能就真的好了。(本文内容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该书在京东、当当和淘宝都有销售)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KMCenter主任、《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