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猝死六大“信号”
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例猝死。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75%,而80%的心源性猝死与心肌梗死有关。我国每天就有近1500人发生心源性猝死。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教授丁荣晶近日于在线访谈时指出,约70%的急性心肌梗死有先兆症状,如果能尽早发现蛛丝马迹,就可有效避免猝死的发生。
1.胸痛:约有一半的人在猝死前出现过胸痛症状,并伴有呼吸急促。并且93%的人在猝死前的24小时内,有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
2.嗓子发紧:患者有嗓子发紧症状,此外还有肩颈部或手臂疼痛,或者没有胃病却胃痛等等。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发生的疼痛会转移到不同部位。
3.心慌或晕厥:心脏病发作前数周或数月,患者会不定期突然发生心脏不规律的跳动,多会感到心慌。还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心跳过缓甚至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
4.疲惫不堪:不明原因就感觉疲惫不堪,同时,伴有胸闷或水肿等其他症状。
5.失眠且惊醒: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冠状动脉猝死风险。如睡眠中被憋醒,或患有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会增加夜间猝死风险。
6.长期性反复性过度出汗: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突然大汗淋漓,是心脏病发作前释放的一个信号,要格外注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在作科普讲座时指出,诱发心源性猝死有心脏结构异常、心电基质异常等原因。当这两种因素叠加,再有劳累、压力大、情绪异常、熬夜、吸烟等导火索时,就会迅速引发猝死。
杨进刚提醒,马拉松、网球、篮球等强度大的运动,如果运动过量,也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病变。调查显示,心脏猝死是运动员和运动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存在潜在心血管病的情况下,剧烈运动可能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建议在运动前筛查心血管病、做心肺运动实验,以发现心脏猝死的相关疾病。
杨进刚建议,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据介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有85%的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当脂核破裂之后,里面的脓液流出后会凝固,就形成血栓,血栓堵住了血管之后,血液不流通,心脏就会“断电”,从而引发猝死。
丁荣晶建议,预防猝死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从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方面管好自己,如规律运动、戒烟、控制体重、不熬夜、保持大便通畅、学会应对压力、多和别人交往、保持心情愉悦、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简单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多开心。”丁荣晶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