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话多做事,是职场最大的谎言
“少说话多做事”想必对每一位职场人来说都不陌生,这个曾经被我们奉为箴言的“职场六字圣经”,到了今日,却引发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职Q社区,就有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真的能让职场生活更舒心吗?
很多网友在跟帖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答案不再是全然的肯定。
多做少说已成为老黄历,而要想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有过硬的技能,会表达俨然也成了一项必备的实力。
在当下的职场中,少说话多做事已经成为吃亏项,而多说话少做事,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对于职场人来说,如何把握其中分寸,找到适合自己的打开方式,对症下药,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而判断自己是否中招“少说话多做事”带来的误区,是做出调整改变的第一步!
“少说话多做事”,会带来什么结果?
1、和同事口若悬河,在领导面前不敢说话
时至今日,仍然会有一些职场人认为,让领导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一种邀功拍马屁的行为。所以即便自己做了很多,不汇报不沟通,寄希望于某一日领导突然发现,继而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
但是现实却是,你不说,领导更不会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而那些擅长汇报表达的人,早早将目光焦点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升职加薪自然与你无缘。
有些职场人在领导面前容易紧张,不敢说也不会说,而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汇报,则会容易在工作中造成误解,久而久之,于职场发展不利。
2、在错误的方向努力,不进则退
当方向不对的时候,再努力也是白费。这句话放在职场上也同样适用。
初入职场,或者进入新的环境,大多数人都会带着多做去学习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哪怕任务自己忙点累点,也不计较得失。
努力埋头拉车固然重要,但若只顾着低头努力,而忽视抬头看路找准方向,也是无用功。
在Oliver Emberton的《生活是迷宫,不是马拉松》这篇文章中就提到,我们一直以为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只要努力前进,坚持往前走便可以获得成功。
可现实却并非如此,比起马拉松,人生更像是面对无数选择的迷宫,一步错步步受影响,职场更甚。而选择大于努力,在错误的选择中不断尝试努力,得到的也永远不会是想要的进步和成长。
3、触犯别人的利益,陷入“内卷”怪圈
“内卷”成为近些年来职场竞争残酷的代名词。
随着“996”“007”加班制度的盛行,“朝九晚五”的上班作息俨然成为一种“福利”,当职场人为了最大化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延长上班时间,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表决心的办法。
试想,在工作中,大家原本都到点下班,不论工作有没有做完。这时,有人秉持着“多做事”的原则,每天多加班3个小时,将工作做完获得了领导的青睐,而其他人为了防止落后,也自发加入到了加班多干活的行列中。
直到最后所有人都加班,但是工资不仅没有提升,大家还都增加了工作量。这种不知不觉引发的内卷效应,真真是坑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如何做才能破局?
1、话要说到点上,做会说话的人
朋友小吴在职场人进阶中可谓顺风顺水,而他的制胜法宝,就是会说话。不管处在什么样的职位中,小吴都有和自己的上司建立关系,养成固定汇报的好习惯,真正将自己的工作进度可视化地呈现在领导面前,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小吴在同事间的口碑也极好。不仅是聊天时的分寸感,还是重要时间节点诚恳有效的建议,为自己也树立了口碑,营造了良好的印象。
在职场中,决定人际关系的,除了本身的工作能力,最重要的,便是与人沟通交往的技能。
在和领导上司沟通时,能做到一针见血,直达重点的干脆利落;而在与同事客户的沟通时,精准捕捉到对方的诉求,多给予正向积极的反馈。想要被认可,自然就要多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技巧也就尤为重要。
说话是一门艺术,在激烈的职场中,掌握这门艺术有时比千军万马更为有效。
2、做事有轻重缓急,不做“乱做事”的人
初入职场,月月在经历了“兵荒马乱”的试用期后,总算摸出些门道。
因为是后勤支持部门,“杂”“乱”“多”是月月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作为新人,月月难免会被堆积如山的工作打的措手不及,分不清主次的她,常常会被各路人马催的火急火燎,出现了越忙越乱,事情越做越多做不完的困境。
在工作中,像月月这种多任务并行的情况十分常见。在一开始,我们不免会被扑面而来的任务给震慑住,在心理上产生巨大负担的同时,也会影响到行动力。
管理学曾经有这样一个观点,在将事情从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而后两两组合分成四个象限,即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将日常的任务分门别类放置相应的象限中。
这样的分类方法,可以助我们一目了然的看清自己需要优先完成的任务,在分清楚轻重缓急之后,设定优先处理顺序,比起盲目抓瞎的一通低效忙碌,分清主次才是高效正确做事的打开方式。
3、适当“减负”,避免挤兑自我提升的时间精力
秦羽是典型的“内卷”大军中的一员。公司加班文化盛行,为了不做异类,她也只能人云亦云,跟风呆到九点才下班。
和同事一样,被动加班的时间里,秦羽刷刷手机,看看新闻,或者和朋友聊聊天,看似“摸鱼”轻松的背后,却占据了秦羽大部分的精力时间。导致她在下班回家后面对自己制定的学习提升计划,再无多余的心力去应付,只得搁置在一旁。
在《精力管理》一书中提到,与其管理时间,不如管理精力。相比较可量化的时间,看不见摸不着的精力常常更容易被人给忽视。
适当给精力“减负”,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占用,才能够让我们保持精力充沛,高效做事的能力,也是保持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最好办法。
无论是少说话多做事,还是多说话少做事,在复杂的职场上,从来都没有一概而论的对错。只有懂得说话做事的技巧,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在正确的选择中努力,才能在职场上越走越顺,找到适合自己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