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级别越高的人,越容易沟通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级别越高的人,越难沟通:高高在上、傲慢无礼,时间紧迫、缺乏耐心。
但,当你聊过数以千计的人选后,就会发现,这并非事实。
真正难以沟通、耗费巨大沟通成本的,反而是那些职场经验并不怎么丰富的初中级人选。
我们常说,一个人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他能到达的高度。
而对于沟通来讲,除了让人舒服外,在聆听、理解、表达的每个环节,不同的方式和表现,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越不成熟的沟通者,越常打断别人
上学时,我们身边都会有这样一类同学:
他们上课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到底在讲什么,而是要么自己走神开小差,要么坐在下面接下茬、聊大天。
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却会说,你讲的这个,我都知道了。
可这样的学生,却不会成为成绩最好的。
在职场上,这样的人也并不少见。
前两天,我就聊到一位类似人选,整个沟通过程下来,颇为费劲。
我提的每个问题,他都不能完整听完,就急着回答,他的语速还很快,按照自己的理解不停延展,导致我不得不经常将他拉回来,因为,他所答的,根本就不是我真正要问的问题。
近20分钟的沟通,真正关键的问题没能问出几个,时间都在他自以为是的回答中,被浪费了。
但当你与那些阅历丰富、级别更高的人选沟通时,就能发现,他们几乎从不会打断你,虽然隔着电话,但你仍能感觉到,他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
很多人都将沟通能力等同于表达能力,但其实,聆听,才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猎豹CEO傅盛就曾指出:看一个人会不会沟通,就看他打断别人的次数,从他听人讲话的状态,就可以辨别。
善于沟通的人,必定善于聆听。
因为,这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如果你连对方真正的观点、问题都没有搞懂,就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努力发挥,讲得再好,也是南辕北辙。
那些急于在沟通中打断别人、表达自我的人,除了自以为是的盲目自信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自我展现”目的,总想给别人留下“我很聪明、我理解力很好”的印象。
而级别越高的人,越不需要通过这些抖机灵式的小聪明来展现自我,也就更能聚焦在当下的谈话中,关注信息本身。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指出,很多人在听别人说话时,其实并没有真正在听,而是在忙于思考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
越是聪明的人,越会明白,沟通的最短路径,永远是先搞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正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所说:人只要闭上嘴巴,就会变得相当聪明。
我们无法理解认知之外的东西
一次, 我在帮一家企业寻访一个战略管理方向的岗位。
因为岗位的特殊性,企业希望人选能够来自乙方,有咨询公司的经验。
沟通中的一个候选人,给我印象很深。
由于厌倦了咨询行业不停出差的工作节奏,他几年前就希望能转到甲方,安定下来,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机会。
沟通过后,我才明白,并非没有合适机会,而是没有合适他的机会。
也许是在咨询公司的时间过长,他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极为清晰严格的思考框架,这个框架,在帮他做咨询项目时,十分有用,但却成了他转换角色的巨大障碍。
比如,在谈到客户企业现有的流程体系时,他总是不停纠结于对方公司所用的管理工具是什么、有哪些模型、日常的流程管理如何开展等细节问题。
他说,如果企业用到的工具和模型不是自己擅长的,职位就不适合他。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拎着自己手中的工具箱,去找完全适合自己的维修现场”。当然,很难找到。
就像查理·芒格在提到他的一位朋友时指出:有的人因为精通某个模型和方法,就只会用这一种,这是处理问题的笨办法。
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则是因为眼界过窄、见识太浅。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经提出过“个人构念论”的观点。
个人构念,是指由我们过往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所形成的观念。
当遇到某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时,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以往的经验,来对该问题或者场景做出判断。
而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很低、经验过浅时,脑海里的个人构念就会趋向于单一,缺乏弹性。
这时,无论别人再怎么和他描述不同的场景和情况,他都无法想象和理解这些完全超出他认知的东西。
所以,尽可能多地通过不同方式扩大眼界、提升认知,也是提升沟通能力的一部分。
表达中,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在谈到表达能力时,很多人都觉得,一个有着良好表达能力的人,必定要有极强的语言天赋、甚至很有文采。
其实不然。
日常生活和工作,不是文学作品,我们不需要口吐莲花、字字珠玑,你只需要把话说明白、达到目的就可以。
当然,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实现。因为,这背后不但需要清晰的逻辑,更需要时时记住,我们是在对谁说、为什么而说。
曾指导拍摄《西雅图未眠夜》的著名导演诺拉·埃芙恩,年轻时曾是名记者。
她曾回忆到,自己之所以能成为记者,要归功于高中时的新闻课老师。
这位老师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就彻底颠覆了诺拉关于“表达”的认知。
当时,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任务:给校报要刊登的一个新闻事件拟一则导语。
导语,被称为“新闻的生命”,导语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人们会不会读这则新闻,能不能理解新闻传达出的信息。
当时老师给出的新闻事件是这样的:
贝弗利高中通知,全体教职员工于下周四,前往萨克拉门托,参加一项教学方法研讨会。与会发言者包括:人类学家玛格特·米德、芝加哥大学校长兼教育学家罗伯特·哈钦斯,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埃德蒙布朗。
(你可以试着想想,自己会写个什么导语)
学们给出的导语,都大同小异:某某名人,下周四将在萨克拉门托与贝弗利高中教职员工举行研讨会。
看似已经很精简了。但当老师公布他给出的导语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这才是导语!
老师的导语,只有六个字:下周四不上课。
这六个字,就足以说明最精确的表达所应包括的全部内容:明白你的听众是谁,告诉他们那些和他们有关的、他们需要的信息,就够了。
如果他们想了解更多,自然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但如果他们不需要了解其他,那么,说得越多,越容易造成混乱和误解。
这也是麦肯锡顾问芭芭拉·明托在她的畅销书《金字塔原理》中表达出的核心内容:
思考时,要自下而上地想问题,但在表达时,则要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来表达,先告诉对方那些与他们最相关的结论,再根据情况一步步展开。
有效表达的背后,是清晰的逻辑思维,而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要求一个人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到全局。
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层级,与他的沟通方式,看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那些职业路径发展顺利的人,一定是个不错的沟通对象。
与其说,他们有更高的情商、更谦和的态度,不如说,他们明白,解决了沟通的问题,就解决了职场上绝大多数的问题。
而让沟通得以更高效的方式,绝不是盯住自己该如何说、如何表现,而是无论在聆听、理解、表达的任何一环,都以实现结果、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
关注并真正理解对方所表达、所需要的信息,才是沟通的最短路径。